瑾之能感受他的熱量,心裡團起了一陣暖意。
####
太后時刻關注顧瑾之和朱仲鈞的情況。
大婚一個月之後,朱仲鈞和顧瑾之仍沒睡過……
太后越發著急。喊了顧瑾之,又問了一回。
“……該用藥,就用藥吧。”太后道,“哀家叫常順去宮外頭買,不走御藥房。”
宮裡不準從外頭帶東西進來。
太后為了朱仲鈞,要公然違反宮規,叫常順偷偷摸摸從外頭弄藥進來。
要是被抓,傳開了,以後宮規就變得沒有力度了。
太后著急,顧瑾之就更不安。
她十分愧疚。
可是她仍堅持不要用藥。
雖然用藥可以不喝。偷偷倒掉。可藥在哪裡煎?宮裡起了明火。是保不住的,肯定有人察覺。
到時候,太后需要隱瞞的更多。
越是隱瞞,漏洞就越大。說不定最後還會驚動皇帝。
顧瑾之不想讓皇帝也誤以為朱仲鈞不能。
“母后。王爺身子沒事。他僅僅是受了驚嚇。藥都帶著幾分毒性。用下來,毒殘留身子裡,遲早也要激發出來。又添一樁病。”顧瑾之道,“王爺是在曦蘭殿受了驚嚇,不如讓我們出宮去……。”
出宮去,也需要藉口。
太后沉默著。
當天夜裡,臨近御花園的降萼宮走水。
這個年代的皇宮都是木製建築,像秋高氣爽的時節容易走水。雖然不吉利,卻也不算大事。
太后卻大做文章,不僅著工部立馬著手修建,還有祈福、祭祀。
她對此很重視,讓原本不甚在意的皇帝也重視起來。
“仲鈞大婚,乃是大吉。走水總歸不吉,別衝撞了他。”太后對皇帝道,“仲鈞在宮裡住了快一個月。哀家記得,之前親王大婚,也只是在宮裡住一個月。而後因你父皇仁愛兄弟,你幾個皇叔大婚的時候,皆特住了三個月。到了你兄弟們,就循了此例。
雖說大政三年不改其父之志,皇上登基也多年了。規矩改改,也是陛下對兄弟的仁愛。”
宮裡失水,皇帝正擔心是上蒼警示他。
他也在想自己是哪裡失德了。
如今太后說讓仲鈞出宮,既不用衝撞仲鈞,也體現皇帝對兄弟的仁愛,乃是積德之舉。
“母后所言甚是。”皇帝笑著道,“每朝都有每朝的規矩。像親王,不慣於住在宮裡,非得住三個月,他們也受拘束。以後親王大婚,願意住三個月就三個月,一個月就一個人。宮裡走水,怕是得罪了天神,別牽連仲鈞。朕明日叫欽天監擇了日子,安排仲鈞和小七出宮。”
太后笑了笑。
她的目的達到了。
那降萼宮臨水,平素不宜起火,是太后賞荷花專用的。
好些年沒有翻修了。
今年盛夏大雨,降萼宮就多處漏雨。
內侍稟給太后。
太后想著天下大治,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不宜鋪裝,就駁回了翻修降萼宮的話。
直到朱仲鈞出了這種事,太后心疼兒子,才借了降萼宮做文章。
很快,欽天監就擇好了日子。
顧瑾之和朱仲鈞十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