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抿唇笑了笑,說:“夫人說的是,九少爺素來懂事。”
話題就揭過去了。
下午的時候,顧延臻回來得特別早。
宋盼兒就趁機和他說起保媒的事。
他們夫妻在商量,請誰去鄒家說媒會更加體面些。
“……鄒老尚書在朝的時候,曾經和老盧國公、戶部王尚書交情匪淺。如今,老盧國公辭世,王尚書也致仕回鄉,王家的長子也在戶部任侍郎。王家和鄒家是世交,你和王侍郎還有點來往,請他去說媒,你以為如何?”宋盼兒道。
自從相中了鄒家的姑娘,宋盼兒就整日琢磨這件事。
要不是去年顧延臻一句話惹惱了她,現在只怕鄒家姑娘都進門了。
宋盼兒心裡,對這件事運籌帷幄,早就有了各種打算。
連保媒的人,她都看好了人選,不過是告訴顧延臻一聲。
顧延臻點點頭,道:“我和王侍郎有點來往。他的胞妹,就是嫁到了鄒家,鄒家也有女兒嫁給他的堂弟,他們兩家是姻親,最合適不過的。我明日就去拜會王侍郎……”
宋盼兒在顧琇之去延陵府那件事上,又出人又出錢,非常痛快,讓顧延臻頗為感動。
所以這些日子,顧延臻對宋盼兒言聽計從。
平日裡宋盼兒叫他做點什麼,他總嫌棄麻煩,甚至宋盼兒一開始張羅煊哥兒婚事的時候,顧延臻表現得不夠熱心。
現在他答應得如此乾脆,宋盼兒也是高興的。
夫妻倆有商有量的,一直到孩子們進來用晚膳。
顧瑾之也帶著兒子們過來。
顧延臻和宋盼兒的話題才停住。
晚膳的時候,顧煊之沒有來。宋盼兒派了丫鬟去請,丫鬟回來說,九少爺中午在外頭吃了飯,有些積食,不太餓。
宋盼兒想起自己已經叮囑過了紫苑,讓夜裡熬燕窩粥給顧煊之,不會餓著他的,就道:“那咱們不等他了……”
用過了晚膳,顧瑾之依舊和孩子們回了別館。
她先把孩子們送了回去,交給乳孃,讓各自領好他們,然後又折回來,到了煊哥兒的院子裡。
煊哥兒把自己關在裡屋,躺著睡覺。
顧瑾之進來的時候,腳步放得有點重,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丫鬟,就轉身看了眼。
看到是顧瑾之,他有點不好意思冷落她,只得坐了起來,聲音有氣無力喊了聲七姐。
顧瑾之手裡,拿了個攢盒。裡面裝了別館那邊做的飯菜,笑道:“我親自給你送飯來了……”
“我…。。我不餓……”顧煊之低著頭,不想讓顧瑾之看到他臉上頹廢的表情,道,“我中午吃得多了些……”
“胡說,你今天又沒出門。”顧瑾之道,“快起來,看看我帶了什麼……”
她讓丫鬟開啟了攢盒。
攢盒有三層。
上面是兩碗菜,一碗板栗燒野雞,一碗清炒蝦仁。中間也有兩碗。一碗玫瑰豆腐。一碗紅燒魚,最下面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一碗火腿鮮筍湯。
煊哥兒愛吃炒蝦仁和玫瑰豆腐的。
看到這兩樣,他胃裡微動。有點餓了。
顧瑾之讓紫苑用小碗。舀了小半碗米飯。端到了煊哥兒手裡,道:“吃點吧……”
煊哥兒要起身下床,顧瑾之卻沒讓他動。
她吩咐丫鬟們。把炕桌抬到床上來。
這讓顧煊之覺得有趣。
他兀自笑了笑。
這一笑,心情豁然開朗了些,加上一天未進滴水,胃裡隱隱作痛,餓得太厲害了。
他端了碗,慢慢吃起來。
他把一碗粳米飯吃完了,又把火腿鮮筍湯喝完了,其他的菜,都只是略微動了動筷子。
王府別館的廚子,有點不合顧煊之的口味。
他吃飯挺挑食,從小就這樣。哪怕是一樣的菜,做法稍微改變點,他就不願意多吃。
吃完了,顧瑾之又笑著問他:“要不要去院子裡走走,消消食?”
顧煊之看了眼外面,天已經完全黑了。
顧家夜裡,到了二更鼓時才落鑰,提個燈籠出去走走,倒也不妨事。
顧煊之說好。
紫苑忙過來服侍他更衣。
更衣的時候,顧煊之突然想起姐姐還懷著身孕,就道:“天這樣黑,若是不小心跌了腳,可怎麼辦?咱們別出去了。”
“我想去祖父的書房坐坐。”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