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來替她裝扮。
祝媽媽怕顧瑾之冷,拿了件湖水染煙色銀線軟稠披風給顧瑾之。
顧瑾之起身穿了。
“姑娘,你坐……”霓裳讓又顧瑾之坐在繡凳上,把幾個大丫鬟都叫到了屋子裡。
祝媽媽也在一旁。
她臉上帶著笑,眼睛卻溼了,糾正霓裳的話:“以後不要叫姑娘,都要改口叫王妃……”
幾個丫鬟全部跪下,喊了王妃。
顧瑾之讓她們起身。
“王妃,今日巳正,我們就要跟著眾人去廬州。等您三朝回門,我們不能給您磕頭。”祝媽媽道,“先給您磕頭。到了廬州,咱們再服侍您和王爺。”
她們今天都有動身。往廬州去。
前幾日送嫁妝的時候,有些陪房已經跟著去了。
顧瑾之用慣的幾個大丫鬟都沒有走。
“都起來。快起來。”顧瑾之道,“不過小別幾月。以後到了廬州。咱們還是一處……”
祝媽媽幾個道是。
可是到底捨不得,幾個人都淚眼婆娑的。
而後,滿屋子的小丫鬟、婆子們,都進來給顧瑾之磕頭,行了禮。
行禮過後,眾人都紛紛散去。到了辰正,宮裡會派女官來。
顧瑾之的穿著打扮,都是宮裡的女官負責,這些下人們皆要回避。給宮裡人騰出地方來。
顧瑾之受了眾人的禮。
芷蕾端了晨膳來。
顧瑾之用了膳,穿了件褙子,就起身去了母親那邊請安。
父母都在等著。
庶弟顧琇之昨日也從嵩山書院趕到了家裡。
煊哥兒和琇哥兒站在一處。
滿了三歲的十弟和十一弟也立在一旁,乖巧聽話。
顧瑾之的眼淚,頓時如瀑,滾滾落下來。
照樣俗禮,她需得給父母拜別。
她這麼一哭,宋盼兒就忍不住。
顧延臻更是唏噓。
“別哭,別哭。”宋盼兒自己眼淚磅礴。還勸顧瑾之,“大喜的日子,要高高興興的。”
可是聲音,很是悲痛。
顧瑾之大婚過後。要在宮裡住三個月。
三個月後,她就要跟著朱仲鈞,前往廬州的王府。除非她有了身孕,不能顛簸。
這麼一去。相見更是遙遙無期。
“我的兒。”宋盼兒越想,越覺得悲從心中來。“你這麼一去,以後就要靠自己,娘顧不得你了。”
顧瑾之哭倒在母親懷裡。
煊哥兒也哭了,上前來緊緊摟住了顧瑾之的腰。
琇哥兒對顧瑾之沒那麼深的感情,可是大家都哭了,他的無動於衷就顯得很薄情,於是他努力擠出幾滴淚。
到了辰初,宋媽媽和海棠提醒,宮裡替顧瑾之著裝的女官快要到了。
大家這才抹了淚。
顧家一早就重新在大門口陳設了幕次,迎接婚禮的正副使和女官等人,又在中堂設了香案。
到了辰初一刻,女官成姑姑,帶著三十多名宮女和幾名太監,到了顧家。
顧家禮樂鞭炮相迎。
宋盼兒在香案前,給成姑姑行了禮。
成姑姑也還了禮。
太監宣讀了聖旨,大意是命成姑姑為今日的引禮內官。
成姑姑接旨後,宋盼兒親自把她請到了顧瑾之的院子。
顧瑾之的冠服,早在發冊禮物中,已經送到了顧家,此刻正擺在裡屋的大炕上。
成姑姑帶著人進來,顧家的丫鬟們都退了出去。
####
九月初十這日,朱仲鈞需做四件事:早上起來,先去太和殿,接受皇帝的祝福和告誡,這稱為“醮戒”。顧瑾之也需要“醮戒”,由她的父母訓言。
第二件,就是親迎顧瑾之。
第三件,帶著顧瑾之,去奉天殿祭拜列祖列宗,這叫做“廟見”。
最後,就是喝合巹酒,大婚完成。
繁瑣的大婚程式,每一步都不能出錯。
一大清早,內官就送了親王的袞冕,服侍朱仲鈞穿上。
親王袞衣和冕,顏色與圖案皆有定製。
像這些冠服,除了祭祀和大婚,很少穿到,很麻煩。
朱仲鈞耐著性子,任由內官幫他穿戴。
內官先給朱仲鈞穿了領口繡有黼紋的素紗中衣,而後就是外衣,上身著五章青衣,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