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微豐,一張臉越發圓了。
宋盼兒瞧見女兒,未語先落淚。
顧瑾之也跟著哭了。
母女倆抱頭哭了一回。
直到了正院上房的東次間坐下,丫鬟們捧了茶,顧瑾之淨面上妝,情緒才漸漸平復下來。
她仔細打量家裡人。
母親豐腴了些,也添了幾分年紀,臉的輪廓變得有點寬了,不似年輕時那麼美豔。
而父親,也發福了些許,面色紅潤。
八弟顧琇之已經十九歲,頎長身量,翩翩佳公子,十分俊美。他還是小時候一樣,有點怕宋盼兒,故而不語,就顯得斯文靦腆;而九弟煊哥兒,個頭不及琇哥兒,外貌也沒有琇哥兒俊美。
可煊哥兒看著親切,比琇哥兒親切。
十弟和十一弟,差不多的模樣,外人應該很難區分他們。
她一個個打量著,回神間,才發現,他們也在看自己和朱仲鈞及孩子們。
特別是母親宋盼兒,眼睛落在兩個外甥身上,根本拔不出來。
顧瑾之就對燕山和彥穎道:“到外祖母跟前去……”
兩個孩子很聽顧瑾之的話,走到了宋盼兒跟前。
宋盼兒拉著兩個孩子,左看右看。眼睛漸漸溼了,只連聲說好,旁的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看到宋盼兒哭,燕山和彥穎都有點嚇住,兩人往後縮了縮。
宋盼兒被逗樂,破涕為笑。
顧延臻就問朱仲鈞和顧瑾之:“燕山啟蒙了嗎?念什麼書?”
燕山才六歲。他生得單薄,身子嬌弱,又不需要考功名,顧瑾之和朱仲鈞都沒打算讓他那麼早啟蒙。
這件事。朱仲鈞和顧瑾之也是商量過的。
兩人都覺得。等燕山到了十歲,先習武,強身健體,再順帶讀些書。認識幾個字。
至於人生的大道理。朱仲鈞打算言傳身教。他不想用書本上的來教燕山。
對於顧延臻這個讀書人而言,這些話大概有點歪門邪道,上不得檯面。顧延臻不會高興聽到的,所以朱仲鈞沒說,只道:“尚未啟蒙。燕山七月才滿六歲,到了九月底,又準備進京,就耽誤了。明年回到廬州再說……”
顧延臻滿意點頭,道:“這兩孩子,瞧著都聰明。早早聘個才華橫溢的先生,別虛度了光陰,玩得心野了。”
朱仲鈞道是。
而後,他們在顧家用了午膳。
午膳後,朱仲鈞和孩子們,被顧瑾之的四個弟弟簇擁著,去了外院做。
他們是給顧瑾之母女單獨說話的機會。
屋子裡只有宋盼兒和顧瑾之母女倆的時候,宋盼兒反覆問顧瑾之,老三怎樣,長得像誰,怎麼不抱出來給她瞧瞧等語。顧瑾之一一解釋。
而後,宋盼兒又問顧瑾之:“今夜歇在家裡?”
顧瑾之非常想。
只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