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3 / 4)

小說:春閨記事 作者:津夏

員的朝賀。

剛剛滿九歲的太子彥擇,生得斯文單薄。文質彬彬。說話柔聲細語。他眼睛細長嫵媚,像極了他的生母先皇后。

冊立太子之後,定了顧延韜為太子太師,輔翎皇太子;令選了刑部尚書胡澤瀚為太子太傅。兵部尚書姜梁為太子太保。

除了刑部尚書胡澤瀚能立馬就任。太子太師顧延韜在孝中。太子太保姜梁在外打仗。

胡澤瀚就一人暫代三師之職。

這三人都有背景,非譚家勢力,且能和譚家一較高下。

皇帝如此安排。用心良苦。

三師並不輔導皇太子唸書。

他們是教導太子如何為人處事,做個明君。

除了三師,皇帝專門從翰林院的庶吉士裡,挑選四名德才兼備的庶吉士,作為太子的侍講。

這些庶吉士,都是三年前的進士,入翰林院學習,等著明年開春散館的。

太子講師,雖然沒有實質的官,卻是太子最親近的人。這幾個人,等太子登基,他們就是太子近臣,前途不可限量。

翰林院的庶吉士們,掙破了腦袋想謀取這個講師。

快一年多沒有登門的四姑娘顧珊之突然回來了。

她沒有跟大夫人說什麼,只是說:“這些日子,我總夢見娘娘。在家裡的時候,我和娘娘最是親近,不曉得娘娘好不好。”

她說著,眼眶就微微溼潤了,“大伯母,您能不能進宮去瞧瞧娘娘,好讓我放心?”

大夫人聽說了太|子|府選侍講的事。

而四姑娘的丈夫袁裕業也在翰林院讀書。

再看四姑娘這席話,聰明之極。

她不求大夫人,卻要去找德妃娘娘。

大夫人就算幫忙了,也不是顧家對袁裕業的恩情,只是天家的眷顧。

袁裕業這樣自傲,看不上顧家的恩典,只求德妃?

大夫人心裡冷笑,面上和顏,對顧珊之道:“珊姐兒,你一年多沒有回孃家,大事小事一概免了,可知道是因為什麼?”

顧珊之面上撐不住,通紅了一片。

她不擅長心計。

所以大夫人知道,這個計策不是她想出來的,是袁家人的主意。

大夫人心裡,很生顧珊之的氣——這樣沒用,自己孃家不靠,卻把婆家當成至親;不靠孃家,又想依仗孃家的權勢,卻不讓婆家承孃家的恩情,竟然想著算計血脈親人。

哪有這樣的美事?

這樣的姑娘,還不如潑出去的水,想想叫人心寒。

“大伯母,您是怪我嗎?”顧珊之低聲,聲音裡竟然帶了幾分詰問。

大夫人就冷笑:“我怪你什麼?你是太過於緊張,腦子混沌了,還是平時就這樣糊塗?嫁出去的女兒,逢年過節誰不要回家?你不用回來,是因為孃家還在孝中,諸事從簡,你的禮儀也免了。如今,你讓我一個熱孝中人進宮去見娘娘,家禮、國禮全然不顧了,你怎麼開得了口?”

顧珊之驚惶,露出了幾分小女兒的怯態。

她被大夫人逼問得什麼心機也裝不了了,連連道:“大伯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糊塗了,一時間說出這樣的混賬話!”

大夫人沒有像平常那樣寬容,聽到道歉的話就露出笑臉。

她只是冷哼了聲。

顧珊之頓時就手足無措。

“大伯母,我只是想極了娘娘……”顧珊之裝不下去了,嗚嗚哭了起來,“才說了這麼些混賬話!”

大夫人依舊不為所動,冷冷道:“珊姐兒,我說了你什麼,你就哭成這樣?旁人撞見了,只當我這個做伯母的不慈,虧待了你。你是顧家嫁出去的女兒,卻不是我房頭的。你孃家如今也是一品誥命,你怎麼不去求她,反而到我這裡來委屈?”

顧珊之無言以對。

她求二夫人有什麼用?

德妃那麼討厭二夫人,讓二夫人進宮。說不定連德妃的面都見不著呢。

讓二夫人去說,肯定弄巧成拙。

這些事,都是袁太太教她的。

大伯母在孩子們面前,總是好脾氣,顧珊之來之前,信心滿滿。她卻忘了,她的大伯母也有雷厲風行的一面。

大伯母幾句反問,就把顧珊之弄得六神無主。

什麼主意、什麼計策,她都忘了。

現在,她快要露陷了。只得用哭來掩飾。她總不能叫大伯母套出話來。讓婆婆承受大伯母的抱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