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查出來; 王夫人做過的那些事情,也將會被有心人抖出來。介時就是賈代善想要保下王夫人和二房,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說不定就算是分了家; 也會牽連到大房一家。
人都是感性以及容易被煽動和遷怒的動物。爭功諉過,是大多數人都會犯的毛病。
王夫人這件事情,且不說她本就用心險惡; 只說她在裡面的作用就彷彿是後世那些在自己小區裡推銷三無產品的人。
這家家戶戶都買了三無產品能不怨恨當初忽悠他們上當的人?
哪怕她只說了句這東西她用著特別好。
事發前; 他們會沾沾自喜,說自己審時度勢沒有浪費時間,沒有錯過機會。
可一但事發了; 他們不會想到是自己當初自己耳根子軟想要跟風佔便宜; 只會想到他們這是被人騙了; 坑了。
然後在倒黴的時候; 一門心思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忽悠他們的人身上。
這個比喻可能有些不恰當,但王夫人與史家的兩位夫人扮演的就差不多是這類角色; 不過相較於王夫人,史家兩位夫人也不過起了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們俗稱的——托兒。
所以面對王夫人這個罪魁禍首,人們的憤怒可不僅僅會燒死她。
還會將她的家人都燒成焦灰……
用這麼打臉方式和懲罰讓他們倆口子在京城百姓的指指點點下離開京城; 也算是平息了眾怒的最直接的辦法。
再一個,這幾年王夫人拿著沾滿了血汗的利子錢,難道不應該去贖罪?
錢不是那麼掙的。
嗜財如命的十九皇子都不曾沾染那些孽債,你一個內宅婦人,倒底想要幹什麼?
殺人不過頭點滴,他們上戰場的人都沒這婦人心狠手辣。
為了那麼點子利錢,生生將多少人家逼得家破人亡,典兒賣女。
在這個時代,王夫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賈代善的忌諱。
若不是心有顧忌,賈代善真心不想留下這麼個禍害在賈家。
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乖巧老實,手背卻是自己瞎摸給摸爛了。既然爛了,那就不能等著整隻手都爛掉再處理。
這也是賈代善處理這倆口子時最真實的想法。
這個年代,女人能做錯的事情不外乎那麼幾種。一般的事情,只要有擔當的男人都不應該一紙休書將人休棄。
人前教子,背後教妻,夫妻是這個世間最親近的人。媳婦做錯了,要受罰了,那麼當家爺們的也應該一起去承擔。
這是你身為男人的責任和擔當。
賈代善雖然也心疼兒子,但這種時候,賈代善卻不能讓兒子作個孬種。
而且只是王夫人一個人,又如何能夠平息眾怒,化解孽債?老賈家千求萬聘了這麼一個敗家媳婦,除了再舍掉一個兒子還能有啥辦法?
而且也是這個兒子自己活該。
媳婦給你娶回來了,你又到底是咋跟你媳婦過的日子,竟然讓她一門心思的走上這麼一條斷子絕孫的血腥路?
哪怕王家教女真的有問題,但跟你過的這幾十年,你就丁點沒給她個好影響,一個好奔頭?
想到這裡,賈代善也不覺得他兒子冤枉委屈,受到牽連了。
一對不讓人省心的……
╮(╯▽╰)╭
其實賈代善在處置王夫人的時候,便想到了賈母。想到賈母當初嫁給自己時想必也不是後來那般狠毒。
這麼一看,不省心的二兒子還真的是他的種。
爺倆都特麼夠渣的。
因為考慮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賈代善用了最直接,也最慘烈而又轟動全京城的方法保住了榮國府以及二兒子的半個家。讓那些拿著王夫人把柄,蠢蠢欲動的人都不得不佩服這老頭的決絕,果斷。
當今拿著暗折,想到頹廢到老淚縱橫的賈代善,長嘆了一口氣。
只有當過父親,並且都有不孝子孫的人才能體會到彼此的傷痛。
父親做到這份上,誰都不容易。
兒子心裡想不到這麼做的苦衷,他只會一味的埋怨你不再護著他……
看了一眼關於王夫人包攬訴訟的暗折,當今隨手遞給了戴權,“罷了,且收起來吧。”
就算是將這事捅出來,將王夫人交由有關衙門。其結果怕也沒有賈代善這般狠了。
戴權接過,親自將這道暗折送到了某個專門放置的櫃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