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沒什麼主意脾氣,整個薛家因為薛老爹臨死時的遺言,到是都聽薛寶釵支配。
薛姨媽這些日子就是想兒子想的厲害。
只是既進了那銅人巷薛蟠想要出來; 必須要透過銅人巷的考核,而那裡也不是女眷能去的。所以薛姨媽日常除了跟著閨女多嘮叨幾遍兒子,便也只能放下了。
也許這也跟薛蟠早早離開她身邊; 一直被送到寺裡有些關係。
薛姨媽時常會跟薛寶釵說一些薛家沒落了; 親戚們都瞧不起不往來的話。薛寶釵也聽出來薛姨媽對自己孃家起了一絲怨懟,以及不死心的思念。只是薛寶釵卻仍是不願意順著薛姨媽的話挑好聽的說。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薛寶釵人精一般的人物; 如何不時刻關心京城方向的訊息。
於是水源當朝提議催繳欠債; 她那好二舅舅早朝被打臉的事情; 薛寶釵都透過駐守京城的下人知道了一二。
知道了這樣的訊息,薛寶釵更是將入京城的時間往後壓了壓。
反正她哥一時半會兒的還衝不出銅人巷; 她著什麼急呢。
急著去拿他們薛家的銀子堵別人家的窟窿?
她傻呀~
薛寶釵自認她不傻,她也確實不傻。然而這世上卻是真的有夠傻的人。
倒不是說他們傻到拿自家的錢還別人家的債,而是沒有三兩三就敢隨意遷怒旁人。
水源攪起來的這一場風波; 被波及的人難以計數。一門雙候的史家就在其中。
史家也是欠了鉅款的,而且數目也不少。
倆兄弟商量了一下,又找了賈代善給拿了個主意,回家後兄弟倆一咬牙,便真的搬空庫房,又典當了不少老物,一次還清了所有的欠款。
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掏點利息,來個分期還款。但兄弟倆卻在賈代善那裡碰見了水源。
對於水源這個始作勇者,倆人心中帶著氣,卻也知道上下尊卑。於是斂了神情恭敬的行禮。
之後本不想當著水源的面提及還欠款之事,但賈代善何等人,再加上朝中風波以及面前坐著的水源,便直接了當的問了出來。
賈代善對史家兄弟的瞭解,也認為他們兄弟倆不是找他撞木鐘的。但也不得不防著些,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史家兄弟見了,也只能硬著頭皮挑挑撿撿的將來意說了。
沒想到賈代善還沒吱聲,水源便先開口了。
“這事不用國公,本殿下本著親戚情份,倒是可以給你們一個建議。也不知道兩位候爺聽不聽得進去。”
史家兄弟互視一眼,便由史二老爺說道,“殿下不吝賜教,小候兄弟感激不盡。”
水源聞言似模似樣的點頭,“若今兒你們的來意……本殿下也懶得說什麼。你們既然有心還欠款,那本殿下就不妨多說兩句。這欠債還錢是天經地意的事,現在不還,將來也得還。既是早晚得還,還不如現在還。
若是有餘錢,不妨一次性還上欠款。你們別小看那分期還款,一個月沒多少銀子,可你們想想時間一長,那利息都快要抵得上本錢的三分之二了……”
真當他水源是吃素的?
若不是有利可圖,他會這麼費心計算?
這可比空手套白狼有意思多了。
史家兄弟不是水源這種用鼻子聞都能聞出金銀在什麼方向的奇葩,在聽到水源將分期還款中的小陷井一點一點披露後,兄弟二人看向水源的眼神都帶了幾分忌憚。
瑪蛋,原來這混蛋設的還是連環套。
(⊙⊙)
甭管心裡多麼想要將水源砸進銅錢的方孔裡,史家兄弟還是聽人勸吃飽飯的乖寶寶。
水源將帳算得那麼清楚明白,他們還有什麼猶豫的。
既然還錢勢在必得,那就挑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來。
於是等到水溫這位九皇子屈尊降貴的跑到史家準備勸說兩位史家候爺還欠債時,水溫剛剛說了沒兩句,兄弟二人便一副‘聽你的,都聽你的’的模樣同意還清欠款。
水溫當時還覺得這二人有可能是在忽悠他,等到沒兩天史家兩兄弟竟然真的去還欠債,並且還是一次性還清的時候,水溫立時便覺得他的人格魅力又昇華了。
然後水溫再見水源的時候,心中的怨氣又少了幾分。
果然,危機都是伴隨著機遇。
若沒有這次的事情,他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接觸那麼多的朝臣,可以讓他盡情的發揮禮賢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