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氣暖,晨光燦爛, 山坡上, 姜玉姝穿著官袍,越來越覺得熱, 卻不方便當著大群男人的面挽袖子, 默默忍著, 熱得冒汗了, 索性抬袖擦汗。
她專程帶領客人參觀桑山, 順便教授嫁接桑樹的方法。
“嫁接不難, 難在於尋找適應當地水土的樹種, 以及培育砧木的方法。”
由於桑樹苗太矮,蹲久了腿痠發麻,她乾脆盤腿席地而坐, 從竹筐中挑出一根桑枝,舉高晃了晃,對學生們說:“咱們辛辛苦苦種樹,為的是摘桑葉養蠶,年年堅持育苗嫁接,則是為了培育耐寒耐旱、葉子茂盛的樹種。這跟篩選土豆種子的目的一樣,人為選擇,努力培育優良作物,從而獲得豐收。”
胥吏、富商、客人、桑農蠶農等大群人圍著先生,側耳傾聽,頻頻點頭。
靈埔知縣一行又來做客了。隔著幾個竹筐,他也盤腿而坐,扭頭囑咐隨從:“此行專程來圖寧請教栽培桑樹的方法,姜知縣慷慨大方,抽空親自教導,機會難得,你們千萬要認真聽,務必牢記技巧,等回去教會咱們的桑農。切莫辜負本官的期望。”
“是,是。”幾個隨從畢恭畢敬,豎起耳朵,目不轉睛,緊盯先生手中的桑枝,生怕遺漏半步。
靈埔知縣挽起袖子,從筐內挑了一根桑枝,興致勃勃說:“我也試試!”
姜玉姝笑了笑,示意對方的隨從,“光聽光看恐怕學不會,你們也跟著試試吧。”
學生們自然巴不得,感激道謝,各自挑了一根桑枝。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她對農業的痴迷勁兒與鑽研精神不改,下苦功琢磨至今,對於桑蠶業的經驗豐富。
“首先,準備所需物品。”姜先生抬手指了指,“穗條、砧木、小刀、乾草、油紙和細繩。”
“然後,用刀處理穗條。”姜先生駕輕就熟,拿起小匕首削桑枝,侃侃而談,“像這樣削,斜斜削個介面出來,斷口處要保持乾淨,別沾泥土。”
先生掃視四周,糾正旁邊一名學生:“斜,傾斜下刀。”
“哎,是。”
姜玉姝放下穗條,彎腰審視桑樹苗,捏著樹幹說:“現在開始處理砧木。看具體情況,挑選上部或頂端處,用刀,把樹皮削開,弄出一個口子來,大小視穗條介面而定。”她全神貫注,拿起穗條,輕輕貼入砧木,“剛才,咱們給了穗條和砧木各一刀,弄出了兩個‘傷口’,得幫它們包紮。看仔細了啊,動作要輕,貼合兩個口子後,拿油紙包裹整個介面,用細繩捆住它。最後,成活之前不能暴曬,適當以乾草幫它遮陽,並且要保持溼潤。”
“順利的話,快則半個月,慢則二十多天,就能看見穗條抽芽!”
她麻利嫁接完一棵,合上匕首,拍拍手,總結道:“簡而言之,桑樹的嫁接方法與其它樹木相同,無非準備接穗和砧木、切兩個口子,然後包紮即可。”
“我寫了一個關於嫁接栽培桑樹方法的冊子,古大人若是不嫌棄,可以拿回去參考。”
“靈埔百姓好學,怎麼可能嫌棄?求之不得!多謝了。”事實上,靈埔知縣專為良種樹苗而來,毫不客氣,順勢問:“不過,光有冊子不夠啊,能否順便贈些砧木和穗條?我們那兒的桑苗細瘦,不如圖寧的茁壯,即使嫁接成活,估計也摘不了多少葉子。”
姜玉姝起身,拍了拍身上泥土,爽快答:“當然可以。圖寧對待朋友,何時小氣過?”
“哈哈哈,姜知縣真是個爽快人!”
投桃報李,靈埔知縣立刻告知:“靈埔待朋友也一貫真誠。如無意外,貴地所需的明礬和木材,將於五天之內運到。”
姜玉姝愉快一笑,“太好了!多謝多謝。木材倒不急,明礬卻快用完了。”
“放心,過幾天就給你們送來。”
精心侍弄下,桑樹林雖然不高,卻十分茂盛,連綿桑山處處綠葉婆娑,一行人在緩坡林中穿梭,邊走邊交談,融洽熱鬧。
忙碌小半天,晌午了,日漸高升,曬得眾人汗淋漓。
下地上山忙活,人是整潔不起來的。姜玉姝的帕子已經溼透,幾乎能擰出水來,她看看天色,溫和說:“晌午了,該下山了,咱們先去鎮上用午飯,稍作休息,下午再逛蠶室。”
客隨主便,靈埔知縣點點頭,“行,走吧。請。”
“請。”
於是,一大群人浩浩蕩蕩,轉身下山,步行前往附近的桑山鎮。
春日風光好,田間地頭人來人往,忙碌打理莊稼,處處一派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