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3 / 4)

小說:悍婦1949 作者:九十八度

娃子,自己給女兒起了個小名兒,就叫寶寶,姜寶寶,名副其實的寶寶。

☆☆☆☆☆☆☆☆

按照當地風俗,家裡有喜事,添丁進口,結婚嫁娶,都要“上喜墳”。小孫女滿月的時候,老夫妻倆就商量著,挺長時間沒回姜家村了,乾脆,也別讓兒子們跑腿了,他們自己趁著這機會,回老家一趟。

一聽說他倆又要出門,照舊是一堆隨行跟著的。兒孫們仍然不放心,平安便說他最近不忙,他陪爸媽回去。

大孫子海海專程回來探親參加小妹妹的滿月酒,便也跟著陪同,小孫子晨晨一聽,便嚷嚷著也要跟去。

然後茂林和姚青竹說,乾脆,他們也跟著回去湊個熱鬧。

田大花像以往一樣,專門叫人按風俗準備了紅蛋和糖果,一路回家。

下了公路,村長姜鐵蛋當初帶著村民修的那條路早已經重修過了,村裡自己出錢,把最初的山石土路修成了寬闊的水泥路。村裡如今通了電,建起了學校,還有專門加工山珍野菜的加工廠,村民們的日子終於好起來了。

遠遠的,村長姜鐵蛋笑眯眯等在村口,一見他們來了,忙上前來扶姜茂松下車,姜茂松轉身拉著田大花,老夫妻跟行上來的村民們打著招呼,一路說說笑笑進了村。

平安就叫海海和晨晨把車上的袋子拎下來,跟幾個隨行人員一起,把喜蛋和喜糖送到各家村民手裡。都不用多問,整個村子都姓姜,都是一大家子人,一家喜事,挨家都算喜事。

“叔,嬸子,我聽說添了個孫女兒?大喜事,我這幾天正打算進城去賀喜呢。”姜鐵蛋笑著說,“恭喜叔和嬸子了,孫子孫女一大堆,可真是好福氣。”

歲月怎麼就這麼快,一晃多少年,鐵蛋從小村長變成了老村長,雖然年紀還不老,可一晃都幹了二三十年的村長了,他從八十年代初帶著村民們靠山吃山,從賣山裡的土特產開始,漸漸也走出了一條路子。

開始只是山裡的幹木耳、幹磨菇、藥材、乾果之類的土特產,村民們在姜鐵蛋組織下合起夥來,送進城裡去賣。

在賣了幾年土特產之後,他們有機會參加了一個招商會,本來也只是想擴大銷路,結果卻因緣巧合,村裡出產的山菜竟賣到了日本。

記得姜鐵蛋當時心裡還不踏實,專門跑到城裡來找姜茂松和田大花,問能不能跟日本人做生意,說日本人看上了他們山裡的野菜乾。

畢竟那還是八十年代,老百姓才從十年大運動中走出來,對某些事情還挺小心的。

當時姜茂松笑著跟他說,國家都建交了,你們好好的做生意,怎麼不行了?田大花還幫他諮詢了一下,聽說日本人就愛吃這個,還鼓勵他只管把價錢開得高一點兒。

姜家村也就這麼一步步慢慢富裕起來了,然而村民們還保持著淳樸和善的村風,青磚紅瓦,綠樹遠山,依舊是樸實可愛的老家。

物是人非,很多老長輩都已經不在世了,很多年輕的晚輩,姜茂松和田大花都不太認得了,走在村裡,不時有人跑過來打招呼,有叫太爺爺太奶奶的,有叫爺爺奶奶的,也還有叫叔嬸的,平輩還有叫哥嫂的,田大花和姜茂松都一一答應著。

不論平輩晚輩,都那麼的熱情,尤其是認識的年紀大些的村民,圍上來噓寒問暖,簇擁著他們回老宅去。

他們家的老宅子,原本在村裡也算數得著的好房子,青磚灰瓦的農家小院,如今竟然成了村裡最老的房子。推開家門,卻依舊收拾得乾淨整潔,院子裡那壓水井照樣壓得出清亮的井水來。

姜茂松一邊揹著手美滋滋在院子裡轉悠,一邊就指著老宅子給海海和晨晨介紹:這個,原本是太太奶奶住的,這間屋,你爸(石頭)小時候就住這兒……

茂林和姚青竹跟著進來,就跟姜茂松說,叫人好好收拾打掃一下,被褥拿出來晾曬,等會兒去上了喜墳,回來住一晚上再走。

平安笑著答應一聲,就帶人去打水收拾屋子。

“爺爺,咱把這老宅子翻修一下吧?”海海說,“村裡人家都住上新房子了,這房子太舊了,您和奶奶既然喜歡,咱們把它拆了建一棟小別墅,您和奶奶有空能回來住一晚上,也住的更舒服。”

“傻孫子,就這老房子,挺好,爺爺奶奶可捨不得拆呢。”田大花笑著說。

以前桃子也說過這樣的話,見他們喜歡老家村子,就說把老房子拆了翻建吧,建成鄉間別墅,也好讓老爺子老太太住的方便些。

姜茂松和田大花都沒答應,這老宅子留下他們多少追憶,怎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