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些知青留下了,有些知青則回到了農村,這麼多年下來,他們下鄉的地方,彷彿成了他們真正的家一般。
他們都很迷茫,但無計可施,工作,成了當代青年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 我來啦,下午六點,接著見啦
第173章
時代在進步著; 王思婉他們讀到大三的時候; 許安和王思婉來回在深市跑了許多趟,他們都很清楚; 這是一個黃金的年代,機會不容錯過。
這時候的王思婉,頭髮燙成了新奇的捲髮的,穿著時髦的衣服; 在校園裡趕著課程。
他們經濟學院,對國家在經濟動向上是很敏感的。
大家都在躁動著,迫切的,想奔往被那位老人畫下一個圈的地方地方去看看。
劉珍就是在這個時候; 給王思婉寫了一封信。
她在信裡說,馮光榮雖然從鄉下回來了,可在城裡並沒有合適的工作,每天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她很憂心他的狀態; 倆人甚至還為此吵了一架。
沒錯,馮光榮雖然沒有放棄的參加了好幾次高考,但依然沒有考上大學,當知青都在返程的時候,他也跟著回來了,可回來之後,他就面臨著沒有工作的問題。
眼看著孩子都要上小學了; 劉珍這邊又還在讀書,他作為一家之主,總不能一直呆在家裡不出去吧?
但是回鄉下?劉珍以後工作安排肯定是在她家那邊的,城市的教學資源也比鄉下好些,他們也不想孩子還要回鄉下讀書。
所以,馮光榮如何在他從小生活到大的城市立足,就成了劉珍一家生活的難點。
王思婉在回信中出了個主意,沒有工作,那就自己創造工作,做生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S大門口,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有一些人推著小車,過來賣一些吃的,早上的有賣包子饅頭的,中午和晚上都有賣粉面的。
你別說,生意還挺好的,他們學校經過幾次高考之後,學生也越來越多了。有些手裡閒錢的,又厭倦了食堂裡的吃食,並不吝嗇花點錢去給自己買點新鮮的吃食。
尤其是那種正在談物件的,你物件想吃個包子,你難道還要拒絕?那是不可能的好嗎。
所以學校門口做生意的,也越來越紅火了。
雖然有人來抓,但跑就是了,所以學校門口還經常上演一波你追我趕。
但人家等你來抓的人走了,立馬就出來了,繼續這位同志要不要來個包子,要不就是那位姑娘,我們這的粉可好吃了。笑臉盈盈的招待著人,半點不受影響。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他們賺到錢了啊。不然為什麼要冒著被抓的風險,也還要做生意啊?
像公園裡,也有一些老太太在賣吃食,老頭賣著棉花糖,這也讓公園變得更加的熱鬧了起來。
而且,看過書的王思婉知道,過不了多久,大家做生意就會變成明面上的事了,國家開始鼓勵個體經濟和創辦私營企業了。
所以,馮光榮完全可以做生意啊。
王思婉不僅建議馮光榮做生意,還讓馮光榮賣女裝。可以到廣省那邊拿貨回來,那邊的貨又便宜,款式又新穎,在他們家那個相對片內陸的城市,絕對是好賣的。
沒過多久,劉珍就回了信,說她勸說了馮光榮很久,還陪著一起去了趟廣省,把家裡的存款都拿了出來,打回來了一批貨,就在他們那邊最熱鬧的地段擺了攤,結果一下子就賣爆了。
劉珍在信裡激動的說,原本馮光榮還比較抗拒賣女裝的,但因為賺到了他們都不敢想的錢,馮光榮整個人都自信了起來,已經來回廣省好幾次,打回了不少衣服。是不是賣女裝都無所謂了,只要能賺到錢,一切都好商量。
劉珍一家能把日子過好,王思婉自然是開心的。
這天她和許安照常去上課,他們現在大三,課程也多得厲害,許安沒辦法在深市待著,就讓他的得力助手祥子,在那邊為他看著。
進了教室之後,她準備找馬玉蘭的時候,卻沒有看到人。
這可就稀奇了,馬玉蘭那是出了名的認真刻苦,每次上課幾乎都是最早到的。這還是第一次都快上課,還沒看到她呢。
“瑤瑤,玉蘭姐去哪了?”王思婉坐在韓瑤身邊問道。
韓瑤搖了搖頭,“不知道誒,昨天晚上急衝衝的去跟指導員請了假,然後就走了。”
“這樣啊。”王思婉疑惑,可能是家裡出了什麼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