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日子一直擔心受怕,女兒不過是撞了一下頭,卻發了好幾日的高燒。
甄婠自從出生就一直被林氏夫婦兩人當做心肝寶貝兒一樣的嬌寵著,雖說這個孩子長大了跟家裡人都不親近。可是這一出了事情,做孃的哪有不著急的?
如今她能吃能喝能笑的,林氏自然是歡喜。
最難得的是這個丫頭如今也曉得貓在自己懷裡撒嬌了。林氏就跟發現新大陸似的。急巴巴地就想去找楊氏說話兒去了。
她跟楊氏從小就要好,只是女兒甄婠這傷勢因甄嫣而起,林氏難免有些遷怒,如今女兒已經大好,林氏哪裡忍得住?
楊氏今日穿著藕色對襟長衫,梳著圓髻,鵝蛋臉上淡掃蛾眉,卻顯得極其清雅,此刻眉頭微蹙,面色有些不愉。
“是誰得罪我楊妹妹了?”
聞軟語,楊氏面色才稍稍好看一些,“你來了。”林氏忙執起她的手,見楊氏臉上愁雲慘淡,待瞧著她,面色才好看些。
她在她的額頭輕輕探了探,倒是不燙,可見並不是身體有恙。
林氏知道自己這個好友兼妯娌素來精明熱心,做姑娘的時候皮地就跟一隻猴兒似的,這會兒這個模樣,怕是有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發生何事了妹妹?”
兩人雖說是妯娌,不過私底下還是按照以前做姑娘時候的稱呼,楊氏看了林氏一眼,又是嘆息,話到了嘴邊不由嚥了下去,林氏越發著急。
“妹妹莫要瞞著我,不若說出來,咱們一道拿個主意。”此時林氏心裡早已把兩個孩子的這點齟齬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哎,還不是我那不爭氣的小弟!”楊氏嘆息,終究是吐出了自己這幾日心煩的原因。原先是自己女兒推了甄婠的事情覺著對不住林氏。
如今甄婠才好了,自家弟弟又出事了!楊氏之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楊氏出自輔國公,她的母親輔國公夫人文氏生了兩兒兩女,其餘的一個兄長兩個姐妹乃是庶出暫且不提。
楊氏乃是嫡出幼女,下面還有一個幼弟楊文朝,今歲不過十七,輔國公跟夫人老來得子,對這個幼子十分寵愛,哥哥姐姐們也對他十分關愛,因而寵的這個孩子無法無天,如今十七歲了,仍舊一事無成,成日裡就知道跟一幫狐朋狗友到處惹事。
前不久又惹事了。這一次卻是踩到硬點子了,據說楊文朝跟一群紈絝子弟去踏春遊玩,邂逅了一位容色出眾的姜姑娘,在一眾狐朋狗友的唆使之下對那位姜姑娘出言調戲,那姑娘不理,差一點就被他用了強。
“你說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混賬!”楊氏說著忍不住臭罵了楊文朝一頓,林氏聽著直皺眉頭,林氏跟楊氏從小交好,對楊氏這個弟弟也是有所瞭解的。
那孩子雖說有些任性衝動,但是心腸不壞。怎麼會對人家姑娘用強?“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誤會?”
楊氏漂亮的眉頭一揚,俏臉帶著慍色,“能有什麼誤會!姜夫人都親自找上門來了!氣得我娘好幾頓飯沒吃,這個臭小子!真恨不得抽他幾個嘴巴,叫他長長記性!”
若是那姜姑娘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以輔國公三公子的身份自然是無事,偏偏這姜姑娘是當今皇后的親侄女兒!
跟那姜姑娘一起的還有喬裝打扮的十公主,當今皇后嫡出的靈妱公主。靈妱公主人小鬼大,這件事情有她參與,皇后娘娘必然會知曉。
輔國公三公子當街調戲姜家姑娘,這事兒雖說是不好聽,不過到底沒有作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
這件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關鍵還是要看皇后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不過楊氏聽說太后跟德妃有意為大皇子納妃,姜家姑娘也是其中人選。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位姜姑娘。
若是這位姜姑娘,後果就嚴重了。
皇家最重名聲,即便是楊文朝跟那位姜姑娘沒有什麼,可是這名聲終歸是不好聽。太后跟德妃不可能接受一位身上有汙點的姑娘。
太后跟德妃都是文家的人,姜家雖說是出了一個皇后,可是這姜氏並非明德皇帝原配。
原配程氏已經去世,可是也留下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所以姜氏既然還要依仗太后撐腰,就要討好太后跟文家。
但是姜氏跟太后的關係卻也十分的微妙。文家出了一位德妃,德妃又育有皇子蕭清彥。
大周對立嗣向來不論長幼,只論賢德,但是大皇子畢竟是明德皇帝最年長的兒子。跟明德皇帝接觸的機會最多。更容易得到他的賞識。
所以姜氏,或者說姜家不會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