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道:“此事,陛下既然在江東,定然已經定好了章程,待陛下歸來,我等奉命行事便是。”
在江東的曹盼都不把事情安排好,等著回來之後再討論這事,曹盼是那樣的人嗎?
自然不是的,曹盼辦事向來有效率,能一刻鐘就辦好的事,絕對不會拖到兩刻鐘。
周不疑是跟隨曹盼最久的人,最是瞭解曹盼的臣子,故而與荀攸提醒了一句。
荀攸也是高興壞了,點頭道:“說的是,說的是。不過,江東歸附,江東的官吏,只怕要重置。”
官吏重置,曹盼是不會把江東再次交由江東的人全權把持的,所以,一定會選一批官吏往江東去。
“合肥的郡守杜子唯杜大人,早年調往了合肥,一直與張遼將軍合作得極好。幾年下來,想必杜大人亦有才舉之。”周不疑這般提了一句,無論是荀攸還有崔琰或是沒有說話的鐘繇,一個個都帶著驚歎地看向周不疑。
墨問在一旁幫腔說了一句,“諸公放心,若是陛下缺人,定會與人傳信回來。而且,陛下想必已經在啟程回洛陽的路上了。”
江東的戰報既然已經傳來,如果需要朝中安排什麼事,曹盼不可能不在戰報中傳遞她的詔書。
既然她沒寫,只能說是不需要,所以周不疑的那些話,半分不假,曹盼,怕是已經將江東都交付好了。
崔琰道:“陛下,如此迅速?”
“陛下是個心理有數的人,無論是謀國或是謀人,皆一般。”墨問高度的認可曹盼的為人行事,也可以說是帶著點盲目的崇拜,江東都已經得了一半,餘下的事,曹盼還能不安排好。
南下之地,那可是良田無數的好地方,接下來,該推廣兩季的糧種才是。
墨問已經想到了別的地方,糧食為天下之本,江東也好,益州也罷,對於他們的糧種早已心動,無奈一直得不到。還有鹽,平價鹽,這都是收攏民心的好東西。
“那,我們等陛下回來再議?”眼下該思該做的事,聽著周不疑的意思曹盼皆已安頓了,江東之事,他們沒有插手的餘地,那就不插手了,就等著曹盼回來再說。
周不疑淺淺一笑,“陛下留我們在朝,只要安頓好朝中的事,不令眾臣與陛下添亂便已盡責。”
一個個聽著周不疑這一句話,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曹盼提拔其為尚書右僕射,只待荀攸致仕,這首相之位非是周不疑莫屬。
一群想要大幹一場的人都叫周不疑的一番話給拍老實了。
十日後,曹盼回到了洛陽。為了安全起見,曹盼的行蹤沒有任何人知道,半夜回到的洛陽城外,以令牌叫開了城門,曹盼回到了宮中,平娘聽到了訊息急急地趕來,喚了一聲陛下。
“平娘。”曹盼笑著與平娘打招呼,平娘鬆一口氣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趕緊的與曹盼安排沐浴與吃食,她是自小看著曹盼長大的人,曹盼有所變化,平娘一眼就看出來了。盯著曹盼的肚子,“陛下,陛下是有孕了?”
曹盼並沒有告訴平娘她會從鄴城改道南下的事,故而發現曹盼的腰身有所變化,立刻帶著驚歎地問?
“你怎麼看出來的?朕沒胖啊。”還不到兩個月,根本就不顯腰身,曹盼詫異平娘是怎麼看出來的。
平娘聽著掩口而笑,“當年,夫人天天都盼著能有喜,這些婦人的事,奴與夫人研究透了。陛下是奴自小看著長大的,一些變化旁人看不出來,奴還能看不出來?”
曹盼朝著平娘豎起了大拇指,然後,發現平孃的眼眶紅了,“陛下有喜,極好,極好,以後,總算有個人能陪著陛下了。”
如今的曹盼身邊能親近的人,都有誰啊?從曹操沒了之後,就真的沒有了,沒有了啊!曹□□去,曹盼一滴眼淚都沒流過,平娘知道,曹盼心裡難受,難受得偏偏連說都不能說。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就相當於是曹盼的命,曹盼的命。有了他,曹盼才像是活了過來。
曹盼與平娘一笑,“對,以後,朕終於有了他了。”
沒有人知道曹盼回到了洛陽,因為曹盼不在,便無朝會,但是,曹盼養精蓄銳之後,卻令三省六部的官吏入宮,議事。
如此,所有人都知道曹盼回來了!想到他們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不少人都打了一個冷顫,曹盼行事是越來越難以琢磨了。想強大如孫權竟然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就被曹盼與益州平分,孫權自焚而死,他們比得上孫權?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的你們好冷淡,連評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