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了試,三日後,所有考生的試卷皆被張貼於太學牆上,上面不僅有考生們的答卷,更有三省六部官吏的點評,錄取與不錄取的原因一目瞭然。這樣的做法也是從根本上杜絕了被人指謫偏私或是其他的辦法,至少,成績公佈了出來,無一考生鬧事。
當然,此次參加考試計程車子共計有三百九十七人,錄取的人數高達三百零三。
這三百零三個人,正式於入太學。值得一說的是,三百零三人中,竟有一百人為女郎。
但是,因為成績的張貼於牆上,優勝劣汰一目瞭然,雖然對這一百女郎也能入太學讀書有人犯嘀咕,總算還不至於把話說出來,叫嚷著成績不公。
至於武校,因一個武字,許多人的目光都只落在太學上,曹盼倒是乾脆的把夏侯氏與曹氏的族人,還有她手下的部曲的小輩都弄了進去。
讓曹盼意外的是,墨問尋了曹盼自薦自家的孩子,“陛下,臣家的兩個小子,能不能入武校?”
“能!”雖然墨問家的孩子都還是孩童,但是,夏侯氏與曹氏進了武校的,比他們兩個小的不是沒有,所以曹盼當然是同意的。
“阿瑤家的兒女也想進武校。”墨問此來不僅是為自己的兒子討個資格,當然也為墨瑤家的孩子。
“陛下是知道的,阿瑤那性子,實在是不適合教人,所以弟妹諸多拜託,臣想了想,並不以為陛下辦武校是為了區分文武。陛下早些年就已經讓部曲跟著元直讀書識字,這個規矩如今也一直沒斷。所以,誰規定的武將就不能有才有治國方略。”墨問還真不愧是腦洞大開的人,聽聽這話,這覺悟,這意識,曹盼都要懷疑他是不也是穿來的了。
“不錯,朕是有此意。”曹盼的打算叫墨問看透了,曹盼也不認為有什麼值得瞞著的。
一個個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太學好啊,等著她的武校一鳴驚人好了。
曹盼如此說著,墨問道:“此次陛下以太學招生收穫頗豐。”
“確實如此。”君臣相對看了一眼,各自都知對方所指,所以啊,曹盼道:“這又快入秋了。”
“陛下也出孝了。”墨問補充說了一句。
曹盼道:“朕知道了,不必你提醒。”
所謂守孝三年,其實只是二十七個月而已,曹盼確實已經出孝了。墨問是提醒曹盼如今這太學的事已經辦好了,她用所謂擇夫之事拖了世族們鬧騰了那麼久,一直沒有給一個滿意的答覆,長此以往,拖不住的。
曹盼道:“今夜,召楊御史入宮留宿。”
這一句話一出,墨問驚歎地看向曹盼,“你說,這樣一來,他們還會讓朕擇夫嗎?”
墨問已經傻眼了,而燕舞小步地走來,“陛下,江東傳來探報,孫權於夏口興建黃鶴樓。”
燕舞把這個訊息報來,曹盼接過密報一看,“以武治國而昌。孫權的野心果真不小。”
“築城守,建樓以瞭望。”曹盼說著走到輿圖前,說了這麼一句,墨問道:“陛下,劉備已故,何不聯益州以滅孫權?”
曹盼看了墨問一眼,“你別忘了,竊漢之賊,說的正是朕。”
指著自己那張臉,墨問道:“天下熙攘皆為利,要說益州與孫權的仇結得比我們還大,諸葛孔明既然能為了對付我們而與孫權交好,難道就不能為了平分江東,與我們交好?”
曹盼道:“聽起來是那麼回事。”
“劉備身死,元直出使益州,臣不以為陛下沒有任何的吩咐。”墨問這般地猜測,曹盼點頭道:“說對了。朕是有所安排,所以,大魏休養了兩年,也該打上一仗了。”
對此,墨問一點意見都沒有。
但是,曹盼召楊修入宮,楊修直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急急的進宮,可是,進了宮後,被安排在了紫宸殿的側殿,楊修一個激靈。
紫宸殿吶,那是曹盼的寢殿,此則是側殿,楊修整個人顫了顫,曹盼也在這時候一身常服走來。楊修連看都不敢看曹盼一眼的與曹盼作一揖,“陛下。”
“德祖且坐。今夜就委屈德祖在這側殿宿一宿了。”曹盼也不繞彎子,楊修,這也是個頂頂聰明的人,想必曹盼開了頭,他便能猜得出來,曹盼要做的是什麼。
楊修驚歎地看向曹盼,怔怔了喚了一聲陛下,曹盼道:“朕不是個願意委屈了自己的,如今朝廷上鬧了幾個月擇夫之事,朕對人無心,也不願往這宮裡弄一個心思不純的人,思慮再三,覺得這是個極不錯的法子,倒是要讓德祖因朕而負風、流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