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到了劉備的耳中,劉備不解其中,待見到諸葛亮發白的臉色時,亦是難掩驚訝,“軍師這是怎麼了?”
諸葛亮與劉備跪下了,“亮有一事,稟於陛下,請陛下聽完之後再做決定。”
自歸劉備地以來,諸葛亮從未行過如此之大禮,如今這樣鄭重,劉備還是上前去將諸葛亮扶了起來,“朕與軍師是何交情,軍師有什麼話要說只管說,不必行此大禮。”
拖著病重之體還硬是將諸葛亮扶了起來,諸葛亮是懂得醫術的人,一眼就看出了劉備這是油盡燈枯之兆,喚了一聲陛下。
“軍師想跟朕說什麼只管說,朕洗耳恭聽。”劉備卻是拉著諸葛亮坐於一旁的榻前,諸葛亮道:“子龍於亮的床前自刎一事,陛下可知?”
劉備道:“朕已耳聞,子龍之死,朕亦悲痛,朕不解,子龍與軍師素來交好,子龍為何如此,難道是做了什麼對不住軍師的事?”
“陛下請看。”諸葛亮將趙雲留下的遺收遞給了劉備,劉備一盡閱完,面露驚色,“他們,子龍與二弟三弟,都曾對軍師做了什麼?”
“並非對亮,而是對臣的妻子。”諸葛亮道破,諸葛亮的妻子是誰,旁人不知,劉備還能不知?
“子龍死前曾與亮說起,多年前,他與關將軍、張將軍隨陛下往南陽尋亮,亮那日請陛下等離去,張將軍中途與陛下尋了藉口離開了,實是回去偷聽亮與拙笄說話,張將軍知她是曹操之女,在臣將之趕出家門後,趁著暴雨,三人出手殺她。當日,她受重傷而逃,而他們,更為了防備她回來尋亮,一再換崗,一意置其於死地。”
對於趙雲所言,諸葛亮不減不加,一五一十地告訴劉備。劉備大驚失色,“他們怎能如此。縱曹盼是曹操之女,那個時候,她是軍師之妻,單為軍師,不當那般待她。”
此言,劉備道得真心,殺了曹盼,本來偏向他的諸葛亮完全可能會因此而後悔,由著曹盼好好地活著,諸葛亮既然已經決定了,也將曹盼趕了出去,諸葛亮就不可能再因她而改主意。
事情做多了,反倒是弄巧成拙。那個時候的劉備,絕不可能會想到曹盼會有今日之為。
“亮,心中有愧。亮,對不起她。”諸葛亮直白地道破此時他對於曹盼的心情。
“朕知道。”劉備沒有問諸葛亮當日為何沒有察覺此事,可是,他明白,諸葛亮從知道這件事的那一刻起,滿心對於曹盼的愧疚,怨恨自己,都將無法消除。
“孔明,朕時日無多了,大漢,朕欲託付於你。”劉備聽著諸葛亮說完,便也道了自己想說的話,他會這樣急急的召諸葛亮前來的原因。
在沒有關羽與張飛還有趙雲對曹盼做這樣的事情之前,諸葛亮知道劉備召了他來是要託付後事,但是諸葛亮選擇了把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訴劉備,也是給了劉備思慮的機會。
劉備握住諸葛亮的手,“孔明可願意將來如輔佐朕一般的輔佐阿斗,匡復漢室,平定天下,還百姓一個安樂太平?”
“陛下當知,亮對拙笄有愧。”諸葛亮重複地提了這一句。
然而劉備道:“那又如何?軍師愛她之心從來不減,或許因著此事,因愧而更愛,但於國家,於大義之前,從此軍師如何選擇,朕相信以後的軍師也會如何選擇。”
這樣全然信任的模樣,諸葛亮喚了一聲陛下,劉備咳嗽一聲,再問與諸葛亮道:“孔明可願?”
一句可願,是徵詢諸葛亮的意思,諸葛亮眼眶泛紅,卻沒有立刻地回答,劉備也不急著催促,再次問了一句,“君才不遜於曹盼,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孔明可願?”
“陛下,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諸葛亮與劉備跪下了,鄭重地承諾,劉備露出了一抹笑容,如諸葛亮其人,一言九鼎。
劉備再次扶起諸葛亮來,與諸葛亮道: “早年興兵攻打漢中也罷,這一次打孫權也好,皆因未聽軍師所言,方有此敗。朕,對不起軍師啊!”
“陛下不可如此,是臣,沒能攔住陛下。”非不想攔,是攔不住。
劉備眼中帶淚,“軍師切不可這般說,過在於朕,非是軍師。”
“去,讓阿斗和李嚴來。”劉備吩咐人去叫劉阿斗與李嚴來,說著咳嗽了起來,諸葛亮喚了一聲陛下,劉備拍拍諸葛亮的手,很快劉阿斗與李嚴走了進來。
劉阿斗與李嚴走了進來,與劉備行以大禮,劉備道:“朕去後,軍師為丞相,李嚴為副。共持國事,復興漢室,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