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4 / 4)

年傳承,早已成為了天地法理一般的事情,又有什麼人,會想要去打破這一觀念?

“不是她想出來的,”然而,厲南燭聽到他的話之後,卻是搖了搖頭,“曾經有個國家做過這樣的事情。”

她固然有心提升工家之人的地位,可人力有窮,她無法做到事事都想出適當的法子來。這工坊的事情,是她從一冊不知道從何處尋來的雜史上見到的。

那個國家不過方寸之地,卻有著可以比擬當時許多疆域足有其數倍的國家的富足,雖不能說全部都是這項舉措的功勞,可總歸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的。

可惜的是,那個國家的王室只知斂財,不知充足軍力,最終被周遭的國家吞併,只在連著者都未曾註明的雜史上,留下了兩三行文字。

顧臨安聞言看了厲南燭一眼,面上的神色有些意味深長:“你對厲皇倒是足夠了解。”

“那當然,”好似沒有察覺顧臨安的表情似的,厲南燭咧了咧嘴,“我們的關係可好了。”

都是同一個人了,關係能不好嗎?

顧臨安眯了眯眼,沒有說話。

這個人與那周朝的帝王究竟是什麼關係,他總會弄清楚的。

作者有話要說: 顧臨安:在沒想到把人壓了的方法之前,我是不會出手的。

☆、第65章

厲南燭蘇提到的那座工坊位於一處山腳下; 一間看著沒有多少特殊之處的屋子外面,是一片算不得大的農田,農田的邊上,隨意地放著一些器具。有的看著與百姓家中隨處可見的農具很是相似; 有的則從來沒有見過,不知有什麼作用。

“要是新弄出來什麼東西; 她們都會在這兒先自個兒試一試; ”抬手指了指那塊有著明顯耕種痕跡的田地; 厲南燭對顧臨安說道; “丟在那裡的; 都是她們覺得沒多大用處的。”

相比起京城喜歡琢磨建設方面的問題的工部,以及喜好機關之術的魯陽人,雲城這些多由民間的匠人組成的工坊; 更愛對如今所使用的一些農具進行改良; 前一陣子讓農家之人大為受益的李家犁; 就是這兒的人弄出來的。

顧臨安似乎真的對這些東西很是感興趣; 便是那些被廢棄的器具,他也都上前細細地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