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又誇了幾句,果然說的二嬸眉開眼笑。
林清趕忙趁機把王嫣介紹給二叔二嬸,二叔說了幾句喜慶的話,又給了林清王嫣夫婦一份比較厚重的見面禮,林清的二嬸還想留林清吃飯,不過林清說還要去見三叔三嬸,只能作罷。
出了二叔家的門,林清上了馬車,笑著說:“讓你不要接話,你不聽,可試著二嬸的厲害了吧!”
王嫣有些羞赧,低聲說:“是妾身的錯。”
林清擺擺手說:“哪裡是你的錯,二嬸就是那樣的人,她這人就喜歡找人說話,偏偏二叔又是個悶性子,三句話踹不出個屁,你剛才也見到了,而她家又一溜小子,男孩麼,又沒幾個能跟娘聊天的,她天天憋的要命,可不是見著一個就說個沒完。”
“二嬸不找人串門麼?”王嫣問道。
“哈哈!”林清笑道:“你覺得和林家一個水平的人家,有她這麼能說的嗎?別人都跟不上她的節奏,她哪裡能找的到合適聊天的人。”
王嫣一想,果然是這樣。
林青又想到他有個性的三嬸,這次有了經驗,提前給王嫣打預防針道:
“等下去三叔家,三嬸要是找你聊詩呀詞呀的,你就推說不會,我來應付。”
王嫣學的從小就是怎麼看賬記賬,雖說也讀過書,卻不過是千字文,百家姓,女戒等,一聽到詩詞,頓時緊張道:“這個妾身確實不會,三嬸會問這個嗎?”
林清想到他三嬸性子,嘆了一口氣,肯定會問啊!
他這樣的商賈之家,男的都是從小培養做生意,女的都是教導理家,至於讀書,不過是為了識些字,以後看賬本、寫信或者立字據方便,不會被外人糊弄。所以在書本上下功夫的,真的沒幾個,畢竟大家從小就有一大堆的生意等著繼承,吃喝不愁,誰吃飽了撐的去苦讀,他們又不指望著科舉。
不過這裡面偏偏有兩個例外,一個就是他,他第一世用了十二年跨過了高考,又用了十年執教高中,第二世更是用了十年中了舉人,所以學習看書已經融入骨子裡了,哪怕他現在已經對學習深惡痛絕,可只要一空閒下來,還是會忍不住拿本書看看,無他,習慣成自然!
不過好在林清只是吃飽了撐的自己拿本書看看打發時間,可他三嬸就不同了,他三嬸就是林家的另一個例外,她非常非常愛讀書,非常非常愛作詩,非常非常愛文學!
更確切的說,她是一個林黛玉似的人物,當然可能沒有林黛玉有才!
林清對王嫣解釋說:“我三嬸算是出身名門,她的祖上是書香門第,家裡更是有不少中舉人的,可惜當初前朝末年外族入侵,她家由於本身富貴,在當地又比較有名,所以被外族惦記上了,整族被洗劫一空,甚至連人都沒有放過,她當初和她娘她妹在寺廟上香,才逃過一劫。
後來等外族退去,母女仨幾乎差點被餓死,當初我三叔有一次出去,遇到了三嬸,結果一眼就喜歡上了三嬸,後來就娶了三嬸。
三嬸從小按大家閨秀培養的,琴棋書畫皆會,尤愛詩詞,聽說小時候玩行酒令都是做詩。如果說二嬸是因為太能說找不到能說話的,三嬸就是因為曲高和寡,別人壓根聽不懂她說什麼!不過三嬸倒是最喜歡我,疼我甚至有時超過她親身兒子。”
因為他是這個家裡唯一能聽懂她說什麼,甚至還能接下去的人,更甚者,還能點評一下她作的詩!
“那我要怎麼做?”王嫣急忙問道。
“什麼都不用做,她說什麼你聽著就好,我來接,不過不要提什麼親人,哥哥,妹妹的,省的惹她傷心,她因為遭逢鉅變,心思有些敏感。不過她人很好,說話也很小心溫柔。”林清說道。
林清想到自己還沒有說三叔家的孩子,就補充道:“三叔家倒是有兒有女,她的女兒是長女,也是大堂姐,早就出嫁了,下面是一個兒子,比我稍大一些,叫林濟,已經定親了,明年應該成親!”
林清的三叔和二叔家的距離比到他家要近一些,所以沒說幾句話就到了。
林清和王嫣下車,就看到林濟在門口正等著他們,顯然早就得到訊息。
林清走上前,叫道:“大堂哥。”
林濟看著林清後面的王嫣,上來錘了林清一下,說:“好傢伙,你還沒我大,媳婦就已經娶進門了!”
林清笑著說:“誰讓你磨磨蹭蹭的,明明比我還早下定,到現在還沒個動靜?”
林濟哭喪著臉說:“我也想快啊,可是那是我表妹啊,今年還沒及笄,我姨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