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態度認真對待,可到了後來真的真的不是向南不想認真啊,是真的一看到恭依教諭那張棺材臉就忍不住身理加心理性頭疼噁心暈眩……
這種情況下向南也迅速跟恭依教諭熟悉起來,直接老毛病犯了的叫恭依教諭為“恭依”,恭依教諭死魚眼盯了向南半晌,最後決定無視,不過這無視在向南看來就是預設了。
眼看著新的一年第一個月都要結束了,向南著急啊,只能主動找上了恭依教諭。
此時恭依教諭正在埋頭寫著什麼,聽見向南一進門就吐露的抱怨不為所動。向南伸頭看了看,是恭依教諭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將漢人的書籍用他們苗族的文字謄寫下來,向南知道恭依教諭比誰都渴望改善苗族的生活。
向南嘆了口氣,揹著手也沒打擾對方,轉身踱步在書架旁,最後抽出一本已經譯完的苗語書籍。
“大人這般公然貼公告找人,自然是不會有人上門。”
恭依教諭寫完一小段,小心的放下小號毛筆,將寫好的紙張輕輕的吹了吹,而後放到一邊晾曬墨跡。
向南不明所以的放下手上才翻開的書,皺著眉上前詢問,“恭依為何這麼說?”
當初他在大山縣可是就靠著這一招湊足了數百人,無論是挖井隊還是修路隊宣傳隊,甚至連製藥廠和礦場招聘工人都是跑到縣衙外公告欄貼通告。
向南將這些告訴恭依教諭,恭依教諭嘆了口氣,“大人這些功績自是叫屬下佩服,不過武陟縣與大山縣最大的不同便是,這裡的人生活過得去,且人口成分複雜,在二十多種少數民族中,最主要的也是漢苗矛盾。”
武陟縣也不是一開始就是朝廷的屬地,苗人作為原著居民,祖上自然是受到過入侵者的屠殺。
而後一朝朝一代代,雖然已經過去上百年,可苗人對漢人的牴觸已經固化,而漢人因為對苗人的不瞭解以及一些口口相傳的說法,也將苗人傳成了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