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有甚事兒?”右邊的老婦抬頭輕聲尋問,眉眼柔和透著濃濃的慈祥。
左邊的老婦接了句。“聽聲兒不像本地呢。”
“路過貴村,想借地歇歇腳。”施小小指了指天空,笑了笑。“今個日頭有點大,怕中午不好趕路。”
說話時,熊地主領著福寶和小六六走了過來,憨憨的打了聲招呼。
福寶和小六六也乖聲軟軟地喊奶奶好。
“好幾個人吶。”右邊的老婦說了句。“要不去我家,我家寬敞。”
左邊的老婦樂呵呵的道。“也是趕巧了,她家大兒子一家子才搬去鎮裡,家裡寬敞的緊呢。”
“謝謝老奶奶,叨擾了。”
往家去的路上,老婦人介紹她夫家姓揚,可以叫她揚大娘。
揚大娘中年喪夫,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一家子搬去了鎮裡,留了個小兒子在身邊。
別看只有兩個兒子,家裡卻熱鬧的很,子嗣很是豐盛,大大小小的孫子孫女,就足有九個之多,走了大兒子一家子,剩下的小兒子也足有五口人,小兒媳肚裡還懷著個呢,年底兒就有生。
說起家裡的子嗣,揚大娘特別開懷,笑得都有些合不攏嘴。
揚家的青磚大院很見敞亮,才到院門口,就見大娘揚著嗓門兒喊。“月啊。”
“噯,娘你回來了。”從堂屋裡走出個秀麗的婦人,眉眼平和很是溫婉,看見婆婆身後的人,有點兒詫異,倒也沒多問。“屋裡坐。”招呼了聲,衝著廚房喊。“杏兒,家裡來客啦,端些茶水過來。”
廚房裡響起道清脆的聲音,宛如唱山歌般,長長的音兒噯了聲。
很快,一個小姑娘端了熱騰騰的茶水進堂屋,瞧見不認識的人,愣了下,隨後抿嘴露出個淺淺的笑。
就這會功夫,揚大娘已經把施小小他們介紹給了自家小兒媳。
熊地主趁機拿了點碎銀遞了過去。“叨擾了。”
“我讓明哥兒把他爹喊回來。”婦人說著,出了屋。
揚大娘笑著道。“我去廚房看看,你們啊,隨意些,別太拘著。兩馬兒要不要割些青草喂著?”
想著畢竟是給了錢,得周到些才好。
“方便的話,就麻煩揚大娘了。”熊地主也沒多客氣。
揚大娘點點頭。“不麻煩,割草啊,也就是順手的事兒。”
揚家的漢子很快回來了,一進屋,就感覺到一股熱浪撲來,顯然是急急忙忙從地裡趕回來的。
“熊家兄弟這是打哪去啊?這麼熱的天兒,可不好趕路。”漢子不是個嘴笨的,還挺會說話,笑得也和氣。
熊地主憨憨的回。“去仙居縣投奔親戚,也是沒辦法,要不然吶,可真不願意背井離鄉。”
隨口捏的一個說詞,不成想,揚家漢子似乎很是感同深受。“是這麼個理啊!打小生長的地方,哪能說離就能離,還不是沒別的辦法,只能咬咬牙拖家帶口的離開。”
“揚家兄弟說得對啊。”熊地主嘴上應著,心裡卻想。難道揚家大兒子一家子搬縣城還是有原因的?
正琢磨著這事,就聽見外頭院子裡響起個說話聲,很急的樣子。“揚阿婆,錢家的小少爺又過來了。”
“是阿青啊,吃飯沒?來,進屋歇會,喝口水。”揚家小兒媳言語從容,不急不徐的說話。“沒事兒,他來便讓他來,左右家裡頭沒他想見的人,咱不怕。”
叫阿青的小夥子隨著她進了堂屋,見著滿屋的人,怔了怔,有點兒懵。
揚家小兒媳笑了笑。“沒事兒,你坐吧。”朝著外頭說話。“杏兒,端碗茶水過來。”
“阿青哥,沒吃飯吧?今個我阿奶掌廚呢。”小姑娘端了茶水過來,很是熟稔的說著話。“留下來吃飯吧。”
話音剛落,外頭響起個興奮的聲音。“秀啊,我回來了,回來的頭樁事連家門都沒進就過來看你,秀啊,我買了好物要送你,秀啊,你出來啊,你咋不出來?生我氣呢?我這緊趕慢趕特意趕回來的。”
“小少爺我堂姐不在家,你這話白說了。”小姑娘站在屋簷下,衝著院子裡說話。
錢家小少爺明顯不相信,衝著東廂一個勁的說話。“秀啊,幾天不見你還害羞了不成?那我可自個進來了。”
小姑娘欲要說話,揚家小兒媳拉住她的手,小聲說了句。“便讓他看,且死了心。”
“你們把秀藏哪去了?”果真東廂空無一人,不僅沒有人,屋子裡都空蕩蕩,壓根就不像住了人,錢家小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