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全安靜的地方,他也沒有走遠,就在街角處找了一塊相對乾淨的地方,直接坐了下來,然後狠狠地搓了搓臉,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
其實在此之前,雨果就對文森特這個角色進行了剖析,但卻總是無法抓住文森特這個角色的精髓,這使得雨果在表演過程中就呈現出一個無頭蒼蠅的姿態。
可是,文森特的特點到底是什麼?難道說,雨果只能演出那些有突出特點、突出個性的角色?這種可能性讓雨果有些恐慌。因為雨果不想成為那種只能出演特色鮮明角色的演員,他希望能夠達到更加深刻的境界。
演技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關於這件事絕對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演員就有一千種表演,一千個影評人就有一千種欣賞的演技。
有人認為將歷史真實人物活靈活現的還原,讓觀眾誤以為演員被史實人物附身,這就是演技,比如說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Thatcher)、海倫…米倫飾演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II)、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雨果…蘭開斯特所飾演的阿蒙…戈斯也屬於這個範疇,正因為角色的逼真,所以引發了廣範圍的討論,甚至引發了美化納粹傳聞。
有人認為將虛擬人物的個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將故事的真實性清晰地傳達到螢幕之外,這就是演技,比如說希斯…萊傑在“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裡飾演的小丑,羅伯特…德尼羅在“計程車司機”裡飾演的特拉維斯,傑克…尼科爾森在“飛越瘋人院”裡飾演的麥克墨菲。
還有人認為將普通人物的細節勾勒出來,讓螢幕上的人物與生活無限逼近,就好像是回家路上、隔壁鄰居就會出現的人物,使得觀眾無法區分出電影和生活的差異,這就是演技,比如說達斯汀…霍夫曼在“克萊默夫婦”裡飾演的泰德…克萊默,凱文…史派西在“美國麗人”裡飾演的萊斯特,比爾…默瑞(Bill。Murray)在“迷失東京(Lost。In。Translation)”裡飾演的鮑勃。
如果是以前跑龍套的時候,雨果對演技的理解就是最簡單的“演什麼像什麼”,但真正成為演員之後,雨果才知道,如果演員僅僅是將目標鎖定在“演什麼像什麼”,那麼也許他一輩子都無法取得突破。
的確,演什麼像什麼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但即使這個境界再高,也始終是在“模仿”,只是模仿的這個物件可能是歷史真實人物,可能是小說裡的虛構人物,也可能是雨果依靠著自己穿越的優勢對原本角色飾演者的模仿……這樣一來,即使雨果最終能夠達到“演什麼像什麼”的境界,他始終也只是一個模仿者。
一名出色的演員,其實“演什麼像什麼”只能說是基礎而已,要達到出色,就必須有這樣的水準,但這還是不夠的。真正偉大的演員不僅僅要演什麼像什麼,同時還要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注入其中,簡而言之,就是將這個角色變成自己的,只能是雨果的阿蒙…戈斯,換成其他任何一個演員都不行,將屬於雨果自己的特色深深地烙印在角色身上;甚至還能夠利用自己的閱歷對角色進行解讀,詮釋和挖掘出角色更多深層次的東西,讓角色“活”起來,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雨果雖然目前只出演了四部電影,但每一次承受的挑戰都不同,雨果從單純的模仿,開始尋求屬於自己的突破,現在他就處於一個很模糊的狀態:他正在努力尋求自己本身與劇本角色之間交叉的部分,尋找出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同時,他又在嘗試將自己融入角色,試圖將角色詮釋出屬於自己的特點。
但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雅圖夜未眠”、“辛德勒的名單”裡雨果都在做出嘗試,可是目前為止,劇本里的角色始終還是佔據了主要部分,雨果在“辛德勒的名單”殺青之後始終沒有辦法從角色裡走出來,就是這個原因——阿蒙…戈斯已經開始侵蝕他的大腦了。
所以,雨果知道自己要取得突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雨果再三考慮之後選擇了“低俗小說”的原因。
嚴格來說,“低俗小說”裡文森特這個角色的“挑戰難度”確實比不上雨果之前飾演的任何一個角色,比起“肖申克的救贖”來說也遜了一籌,這也是導演昆汀的強烈風格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但事實上,文森特這個角色所帶給雨果的挑戰確實截然不同的,這可以讓雨果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析角色、去理解表演,也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