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搖滾永遠都是搖滾,即使奄奄一息,骨子裡的精神依舊永遠存在!”
這篇評論報道來自於大西洋彼岸的“Q雜誌”,這本建立於1986年的英國雜誌,雖然創刊年份並不長,但是在英倫三島卻迅速榮登為最具影響力的專業音樂雜誌,他們專業和敬業的報道態度總是能夠贏得聽眾們的共鳴。
對於這一次榮耀至死橫空出世所引發的討論,“Q雜誌”撰寫了雜誌專稿進行討論,在“Q雜誌”看來,其實這不僅僅是榮耀至死的問題,更是整個時代進展的問題。
搖滾在沉寂了十多年之後,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再次抬頭,並且在1991年推向了第一個高潮,大批的出色搖滾樂隊讓搖滾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以涅槃樂隊、珍珠醬、石玫瑰樂隊、快樂星期一(Happy。Mondays)等樂隊的迅速崛起將這一次搖滾復興的浪潮在短短兩年之內就推向了頂峰。
但是這一批樂隊的成功同時也將搖滾對於技術的要求推向了新高,樂手們執著於對演奏技術的捶打和精煉,編曲的走勢也越來越繁雜、越來越華麗,吉他手的地位更是達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在音樂史上有很大一部分偉大的吉他手都是來自於這個時期。
這不僅直接導致了許多歌迷甚至無法區分出吉他和貝斯的差異,他們認為吉他才是樂隊的靈魂,但卻殊不知貝斯的重要性才是樂隊的關鍵位置;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跟風樂隊,現在不是搖滾黃金年代的六零、七零時期,百花齊放、競相爭豔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在整個社會心態都變得浮躁、忐忑、不安的情況下,有許多樂隊只是想要依靠模仿涅槃樂隊來獲得成功、贏得矚目,這也就使得整個搖滾音樂缺乏了更新的動力,只剩下不斷堆積的粗製濫造。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搖滾音樂就必須有一個勢力來打破這種封鎖,否則搖滾音樂只會逐漸沒落。所有新生代樂隊都朝著吉他手位置投奔,根本沒有人重視貝斯的關鍵程度;所有後來樂隊都只是簡單劣質的模仿前輩,根本無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搖滾精神——要知道搖滾最核心的意義就是它的精神,那麼不久之後,搖滾才會真正的死亡,然後逐漸被時光消磨得一乾二淨。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正如“Q雜誌”的堅持,搖滾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不被束縛、嚮往自由、渴望獨立,這是一種時代的潮流走向,也是搖滾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從1992年下半年,其實這種打破垃圾搖滾固定思維的樂隊就開始慢慢冒頭了,這種走勢在美國、英國的地下樂隊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並且越演越烈。
榮耀至死的出現就是在這樣背景之下的,“Q雜誌”認為榮耀至死其實就是變革者中的一員,只是他們的動作更多大膽,信心更為堅定,執行也更為透徹,長達五個月的公路巡演,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即使扣除中間在紐約停留下來的一個多月,榮耀至死也經歷了一支地下樂隊、一支新人樂隊所無法完成的宏偉目標。
“幾近成名”這張專輯之所以引爆瞭如此激烈的討論,甚至引發了支援派和反對派在電臺節目上的口水戰,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除了上述背景之外,榮耀至死這支樂隊對於焦點的吸引能力,特別是被放在了“辛德勒的名單”積蓄能量爆發的時間段之中,更是將這種改變無限放大誇張,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各式各樣的極端反應立刻爆炸開來。
但是在“Q雜誌”看來,榮耀至死的舉動本身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不僅不應該打壓,相反還應該提倡,這才會讓搖滾重新煥發活力。但另一方面,“Q雜誌”也認為他們不應該因為榮耀至死的搖滾精神就不斷吹捧,還是要把注意力鎖定在樂隊的音樂本身,實力和才華是永遠的重點。
“Q雜誌”的這篇評論是在“另類選擇”和“自轉”冰火之歌的戰場爆發之後一週正式釋出的,這種觀點也成為了這段時間裡中立派的集大成之作,並且作為第三種觀點強勢崛起,其聲勢絲毫不遜於“另類選擇”和“自轉”。
雖然“Q雜誌”是英國的雜誌,它在英國本土的影響力無與倫比,在美國則略遜一籌,但在專業領域裡,“Q雜誌”之於搖滾的專業形象在北美大陸也是得到認可的。所以,此時“Q雜誌”就好像旁觀者第三人一般發表了看法,迅速就得到了美國本土的激烈反應,這就好像一噸汽油直接砸到火山裡一般,引起了遮雲蔽日的驚天大爆發,徹底將“幾近成名”這張專輯所帶來的爭論推向了極致。
不同於起源於“辛德勒的名單”的爭論是帶有政治利益的,所以事情看起來熱鬧無比、棘手非常,但解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