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但他反應卻沒有那麼大,只是輕笑了兩聲,“也許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角色對湯姆有很大的吸引力。大衛會希望你來出演這個角色,我想是因為你在‘辛德勒的名單’裡的突破錶演。”顯然後半句話是對著雨果說的。
人們將雨果在“辛德勒的名單”裡的演出稱之為“邪惡的性感”,展現了雨果截然不同的演員魅力,確實是讓整個好萊塢為之一亮。
雨果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想,開口詢問到。“大衛是希望我出演‘夜訪吸血鬼’裡哪個角色?”
“萊斯特。你閱讀過原著小說嗎?”裡克回答到,“我這兩天才開始閱讀,聽說萊斯特這個角色是貫穿安妮所有小說的核心人物,是一個很錯雜的角色。”
果然是萊斯特。
萊斯特可以稱為所有吸血鬼電影歷史上最複雜也是最具有魅力的吸血鬼之一,甚至許多人認為將這個“之一”刪去也沒有問題。安妮…賴斯筆下的萊斯特是法國一個侯爵之家的小兒子,備受寵溺,但他卻受不了家族的古板氣氛,多次離家出走又被抓回。
萊斯特身上天生就有一種不羈的叛逆和隨性,低頭瞬間的一抹溫柔,從那不經意間垂墜的金色髮絲之中透露出來,眉眼微抬,瞳孔間盪漾著一抹勾人的魅惑,剎那間,竟是說不出的致命純真,他擁有一種高貴的氣質,用不可侵犯的凜然和驕傲審視著世間的一切,他身上有著雌雄同體的狂野和不羈的陰柔氣質。
可以說,萊斯特這個角色對於演技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是以前將吸血鬼德庫拉臉譜化的電影,還是後來將吸血鬼偶像化的電影,亦或者是將吸血鬼惡魔化的電影,在這些作品之中,吸血鬼都只是一個特定的符號,人物個性之中的錯雜很少被挖掘出來。
想象一下,一個永恆不死、無法沐浴陽光的群體,他們經歷了時間滄桑之後沉澱下來的孤獨、乖僻、暴戾、血腥、殘暴、寂寞是如何錯雜。可惜的是,大部分吸血鬼電影都沒有對此進行探討。
“夜訪吸血鬼”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其實就在於對吸血鬼的挖掘,他們將吸血鬼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真實的存在,而不是一個群體代表的符號。而在原著作者安妮的筆下,萊斯特無疑是重中之重,他集結了安妮對於吸血鬼所有浪漫、所有恐怖、所有歷險的幻想。
這也使得萊斯特的角色厚度和深度超越了其他任何一個吸血鬼,甚至超越了許多歷史人物的輝煌和起伏,要將這個角色刻畫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即使有“辛德勒的名單”在前,大衛希望由氣質形象相距甚遠的雨果來出演萊斯特,這也無疑是一個十分大膽的選擇,甚至可以說是冒險的選擇。因為萊斯特這個角色的挑戰確實是太大了!
雨果突然就有些激動,這可是一個絕佳的演技挑戰機會,幾乎可以說是在挑戰不可能。畢竟吸血鬼這樣處於虛擬之中的角色,演員是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參考物件的。一個生活了三個世紀的不老生物,他的心境到底應該如何?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夠回答,就好像沒有人能夠回答“如果我穿越到三百年前會如何”的問題一般,因為預設的答案永遠都只是預設的,只有真正親身經歷過之後才是真實的。
以前閱讀小說時,看那些穿越或者重生的人,很快就適應了周圍的情況,然後迅速開始大殺四方,這看起來著實是再簡單不過了。可是當雨果真正親身經歷“穿越”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時,他才知道,這不是適應一個陌生環境那麼簡單的事,而是適應一個時空的變化,適應自己身份的變化,適應整個世界天翻地覆的改變,那種強烈的衝擊力用言語根本無法形容。
所以,當初金酸莓獎之後,雨果對約瑟夫是很感激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對約瑟夫也是有一種依賴感的,就好像小動物破殼而出之後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會呼喚“媽媽”一般,約瑟夫不僅是他在這個時空裡認識的第一個人,而且是幫助他在這裡適應下來的夥伴。
可以想象,如果雨果去挑戰萊斯特這樣一個前所未有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吸血鬼,將會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在“夜訪吸血鬼”問世之後,二十年時間內,雖然吸血鬼電影始終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從觀眾視線裡消失,但卻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像萊斯特如此有魅力也如此有深度的角色了。
想到這裡,雨果自然是有些激動。但是這種激動僅僅持續了一小會,很快,雨果就冷靜了下來,他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確不能接拍這個劇本,巡演已經近在眼前,他還是必須把精力專注在樂隊上才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