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人權、錯殺機率和法律成本等多方面多角度批評死刑制度,並且指出死刑其實並沒有起到威懾犯罪的作用。
可是有趣的是,根據2014年的民意測驗顯示,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支援死刑,但是在歷史上,反對死刑支援率最高峰的時候也就是在1966年,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七,比百分之四十二的支援死刑勢力略高。但是在那之後,支援死刑的人數就一直佔據優勢。
就在去年的年末,死刑話題再次成為爭議焦點,可是民意結果卻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支援死刑,這也是美國曆史上死刑支援率的最高點,可以清晰看出目前北美地區對於死刑的態度。一直以來,人權和宗教人士都在為了廢除死刑而努力活動著,可惜收效甚微,2014年為止,美國也只有十八個州廢除了死刑。
這一次,“死囚漫步”問世之後,雖然蒂姆…羅賓斯竭盡全力保持了自己的中立立場,但由於原著的影響,特別是以修女海倫為視角進行闡述,整體的走向還是不可避免地朝“廢除死刑”方向稍微傾斜。
尤其是馬修在臨死之前那一句“無論是誰,殺人都是錯的,不管是我、是你們、還是政府……”更是引起了無數討論。這句話也被普遍認為是蒂姆的真實想法,透過馬修之口表述出來而已。
所以,伴隨著“死囚漫步”的上映,各個宗教團體和諸多人權人士都紛紛站了出來,對電影表示了強烈的支援,由於明年就是大選年了,“廢除死刑”的話題再次佔據了輿論焦點,美國各大城市的宗教團體都舉行了集會或者遊行,紛紛表示應該廢除死刑:不僅要避免馬修這樣的悲劇,而且即使殺死了馬修,也無法讓沃爾特、霍普復活,更不要說露西爾也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隨後,話題的溫度在持續走高,並且持續發酵,不久之後就連聯合國人權機構都站了出來,表達了對“死囚漫步”的支援,希望美國聯邦政府能夠推動廢除死刑的進行。這一次話題居然登上了世界舞臺,也是難得一見的景象——即使好萊塢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強大影響力。
在短短不到兩週時間內,美國十五個城市就出現了三十七次大規模集會,號召美國政府廢除死刑,聲勢之浩大讓人瞠目結舌。最大規模的無疑是跨年當天,在華盛頓白宮面前聚集的三千人請願團隊,讓比爾…克林頓不得不急忙正式出面,安撫現場宗教團隊的情緒,這才避免了跨年當天的一場混亂。
可是死刑支持者在美國由來已久,特別是去年百分之八十的民眾都表示支援死刑,如此強大而頑固的勢力幾乎是無法撼動的。面對人權和宗教人士的行動,他們也紛紛在各大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時間媒體又再次成為了主戰場。
多達二十七個電視節目、一百多個電臺節目、四十一份報紙都在討論死刑話題,僅僅兩週時間裡“死刑”話題出現頻率就已經突破了數千次,成為近期最為火熱的焦點——這其實和“死囚漫步”無關,原本就是人們爭論的焦點。
不過這一次,反對死刑的人士們似乎終於找到了寄託,他們開始在各大城市大批大批組織自己的支持者進入電影院觀看“死囚漫步”,甚至不惜組織公益活動、舉行慈善活動號召觀眾觀看“死囚漫步”。這是電影在上映之前絕對沒有想到的局面,讓人瞠目結舌。
同樣,支援死刑的人士們也不甘落後,他們也紛紛走進電影院,希望透過觀看“死囚漫步”來尋找反駁宗教人士、支援死刑的證據——因為影評人不是都說這是一部中立視角的作品嗎?
一部文藝作品,一部在藝術院線上映的獨立文藝作品,居然成為了風口浪尖的熱潮,這著實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即使在此之前眾人已經經歷過類似的事件,是應該說雨果的號召力強大呢?還是說天時地利人和都站到了雨果那一邊?
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個月時間裡圍繞著“死囚漫步”展開的討論功不可沒,而雨果在電影裡奉獻的精彩演出更是成為了重要推力,成功實現了蒂姆拍攝這部作品的初衷,將死刑爭議再次帶到所有人面前的同時,更透過自身的精彩演出展現了關於死囚本身的錯雜,將問題的複雜性進一步推向高峰。
比起人權和宗教人士的如火如荼,“死囚漫步”上映之後,得益於強大的關注力,影評人們也紛紛在第一時間對電影表示了關注。
第1362章 好評如潮
作為一部在地標院線進行點映的作品,“死囚漫步”從一開始就是希望以影評人作為突破口,成為一部贏得口碑的出色藝術電影,所以作為製作公司的夢工廠和作為發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