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晰的理由去支援自己的想法,除了一句“我相信雨果”之外,就無法說出更多了,這不是一個事實,而是一個信念。
那如果這個訊息是真的呢?那麼這又將意味著什麼呢?
前有瑞弗…菲尼克斯,中間有麥考利…卡爾金,後有查理…辛,除此之外還有數不勝數的藝人,包括1992年之前的雨果自己,都證明了壓力之下他們的選擇很有可能會毀了他們的事業,不是別人,也不是媒體,是他們自己的雙手,輕而易舉地摧毀這所有一切。
酒精、毒品、暴力、刺激……過大的壓力讓他們沉迷於無止境的發洩之中,要麼對自己發洩,破壞自己的身體;要麼對別人發洩,挑釁周圍所有一切可以挑釁的人和事。最終,所有的才華都會湮滅,所有的火花都會消失,所有的人氣都會揮發。
即使這些情況都沒有出現,即使只是像“國家詢問報”描述的那樣,雨果受困於心理壓力,需要接受心理諮詢,但又有誰能夠保證,壓力不會逐漸侵蝕雨果的心靈?從睡眠質量開始,到情緒控制,再到注意力集中,最後到與其他人的合作和交往……壓力對一個人的影響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的,一旦失去了控制,很有可能就是無止境的深淵。
所以,顯然,“國家詢問報”的報道如果被證實是真實的,那麼這很有可能就將成為雨果演藝事業的轉折點,導致截然不同的結局。
雖然在此之前人們總是喜歡說“雨果重蹈覆轍”,在“西雅圖夜未眠”上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