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2 / 4)

制,鋼鐵技術雖然仍顯生澀易脆,但已產出好幾爐鋼鐵水,數日前,又一門紅衣大炮已然打造出爐,仍在試驗中,此外漢王設計的那個叫‘望遠鏡’的東西,也已批次生產了,火藥的產量也多了很多,可投入大軍使用!”

第八章 御駕親征

龍天羽聞言心頭暗喜,如果火藥大量生產,就可以製造成炸藥包和雷管,到時候與匈奴騎兵對抗,至少能炸死很多敵兵,火炮即使不能大規模使用,效果不大,但地雷對付騎兵卻能發揮最大用處。

“匈奴與西域番邦犯境,我大漢定要進行反擊,保衛河山,保衛家園,由樞密院擬旨,迅速從西川各地調集精銳,在祁山下大營聚集整兵,準備迎戰匈奴聯軍,另外各地招募新軍,後備儲役,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全民皆兵,直到統一天下、定國安邦之前,絕不能歌舞昇平、鬆懈警惕!”龍天羽當機立斷做出了聖諭。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叩拜退朝,整個漢中陷入了最關鍵的時期。

龍天羽回到御書房,召見丞相蕭何、太傅張良、太尉曹參、督察史陳平、兵部周勃等重要三公六部的大臣又召開了小會議,商討調動兵馬、將領人選、糧草補給等問題。

“朝中上將軍之列的都已經駐守邊疆,朝中無將可派,況且匈奴單于親自出戰,麾下猛將如雲,西域番邦聯軍也不乏能人異士,若沒有像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名將之勇,蒙恬韓信之將才,這一場抗敵之戰,以少敵多,恐怕勝券極小!”張良分析著當前朝中將領,能堪當此大任者絕無僅有。

曹參道:“太傅所言極是,匈奴和西域聯軍有四十萬眾,而且以甲騎為主,草原和西域的戰馬,強於中原和西川,在賀蘭山下,空曠的雄關外,正面對抗根本抵擋不住騎兵的衝擊,必須堅守雄關,耗幾個月,聯軍糧草補給不足,自然就退兵了。”

龍天羽沉思片刻,忽然開口道:“看來這一次,本王要親自御駕出征了!”

“漢王,此事萬萬不可,您現在是一國之君,大漢的君王,一人安危繫著漢室的興衰,萬不可輕易冒險,何況這一場仗,勝算不高,最多是個僵局,漢王若有個閃失,漢室統一中原的大業就徹底破滅了。”丞相蕭何力勸道。

陳平也開口道:“是啊,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漢王身先士卒,帶兵馳騁沙場,破釜沉舟、彭城會戰、空城退敵、火燒函谷、巧奪咸陽,哪一場大戰都堪稱經典,但眼下漢中的穩定全系在漢王身上,身為君王,不可像將領一般,衝鋒陷陣了,運籌帷幄決策千里之外,指揮大局才是最主要的!”

其它重臣也紛紛勸阻,擔心漢王這一去,在數十萬敵軍對陣中,萬一出了意外,太子仍未滿月,這漢室恐怕尚未建立大業,就要名存實亡了。

御書房內唯一的大將軍夏侯嬰請纓道:“漢王,就由末將夏侯嬰帶領精兵和‘龍牙’特戰隊抵抗匈奴大軍吧,關在人在,關亡人亡,末將定當肝腦塗地,即使不能大勝匈奴,但堅守自信沒有問題!”

這夏侯嬰一直擔任漢軍‘龍牙’特種部隊的最高指揮,官職大將軍之列,同時還擔任錦衣衛廠督,後來錦衣衛越來越大,形成了商會組織,夏侯嬰不便過多插手,就辭去了錦衣衛廠督之職,兼任了京師十二衛營中六個營軍的指揮使。

龍天羽嘆道:“眾愛卿的道理,本王全都知曉,只是當前局勢緊張,雖有長城之險要,但面對數十萬甲騎的衝擊也堅持不了多久,一旦狄道、鳳翔一帶失守,匈奴聯軍闖入了隴西地,那麼關中就危險了,會讓北伐軍腹背受敵,如果匈奴軍順著陳倉故道進攻,西川漢中也要遭受到大災難,禦敵就要防在國門外。”

“古往今來,多少開國君主、聖明帝王都是馬背上得天下,身具江山大氣運,就是身陷萬軍之中,也能從容而退,這一次,本王御駕親征,可以凝聚精兵計程車氣,以少勝多,大破匈奴聯軍,而且本王也正想會一會匈奴的冒頓單于,匈奴的君王都能帶兵殺來,難道我大漢的天子就不能帶兵還擊嗎?都不要再勸了,接下來大家還是仔細考慮,如何儘快數日內調動精銳兵馬和軍械糧餉運往祁山,並下緊急軍令,命陳郗迅速從鳳舞關、漢明關、陳倉關、白馬關四雄關調兵四萬,屯守賀蘭山口,在長城三十里外的峽口築建防禦工事,形成第一道防線,發動農兵夯實雄關城牆和關門,等候本王前去督戰!”

諸位軍機大臣一時無法反駁,這漢王平時廣納良言,極善聽從臣子的意見,但有些關鍵之事,卻由他一人拍桌而定,這時他的決策,基本不容動搖。

“如果漢王前往,曹參也懇請跟隨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