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2 / 4)

,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這才是天圓地方的真相。

龍天羽這時說大地是圓的,而且不聽地旋轉,眾人疑惑重重,難以置信。

公孫綰兒冷笑道:“若如你所說,大地是圓的,那世人將何以自處?而且日出大而冷,日中小而熱,你卻未能解釋出來,難道你以為胡亂捏造一番謊言,就能算答案嗎?”

龍天羽把心一橫:好,今天老子就給古人上一堂地理課,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是科學知識!

第五章 語出驚人

龍天羽見公孫小姐滿臉的冷笑,以為他是在胡編亂造,把心一橫,有意要大論一番,對這些古人進行一次科普教育,當下說道:“日出大而冷,日中小而熱,這是視覺的錯覺,統一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群體中顯的小,放在比它小的群體中顯得大,同樣道理,初日的背景有樹木、高山、房屋和小腳天空為襯托,比較下顯得大,而日中時,太陽的背襯是廣闊無痕的碧空,沒有其它參照,這是太陽就顯得小了。”

在場眾人細心聽著,不斷沉思點頭,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就比如說木頭長短,數的高矮,就需要有對比物,否則如何說其高,如何說其矮?

在道家聖典《道德經》中有提及:‘天下人皆知美為美,惡已;知其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句中之意是充滿矛盾的事物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這日初日中“遠”和“近”也一樣,對立的同時,也是相互依存的,有了比較和參照,才能顯示出來。

龍天羽也擔心他們聽不懂自己的話,因此說的儘量通俗易懂,繼續道:“至於冷熱變化,也不是遠近造成的,眾所周知,炎日散熱,普照世間萬物,但早晨陽光是斜射大地的,而日中時是直射地面,因此地面和空氣在相同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內受的熱量是不同的,正午受熱最強,早晚次之,所以日中要比日出熱。”

這個解釋也相當的簡單,什麼太陽光滲作用、大氣層折射作用等等,都被他過濾了,即使說出來,在場也無人理解,倒不如這樣解釋來的直接,更容易讓這些封建古人接受。

“啊,原來是這個道理!”儒家八派的卿大夫和士子頓時有不少人醒悟過來,這個題目一直困擾著世人,更困擾著儒家士子,畢竟這是連孔夫子都未答出的疑問,幾百年過去了,還是沒有人能解釋通這個矛盾,卻在這時被撥開雲霧。

墨家、道家、兵家等人,以及場外的散學之士也已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和小,是襯托對比的關係,而冷與熱,是斜射和直射的關係,日初出正是大而冷,日中卻是小而熱,原來如此啊!

不少人都感慨萬千,這樣的道理本該早想到的,但誰也未這樣去辯證地思考,如今被提出來,都有一種不過如此、恨不轉彎的遺憾,一個個後世諸葛的感覺。

……

“夫君解釋出來了,我就知道他能行的!”卓凝君本來是嫻靜淑雅的女子,很少喜怒形於色,而且有自持俏寡婦身份,為人處世十分平淡,自從跟了龍天羽之後,那久未的少女心態再次復燃,此行不但得償心願,新婚燕爾,而且見到了丈夫層出不窮的詩詞和驚世才華,如痴如醉。

張良捋著鬍鬚,想到以前研究的星相和天文知識,輕輕點頭,認同天羽之說。

……

“原來是這樣的道理,這個羽公子,還真是個奇人吶!”韓月如無比崇慕地感嘆道。

身旁的墨蘭眸中異彩連連,透過這一簡單的道理,卻讓她受益匪淺,墨家的典籍《墨子》一書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墨蘭自幼研習墨子六經和劍典,不但雙十年華就進入了大劍師後期,並透過研習內容廣博的《墨子》一書,涉及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的學識,讓這美貌的韶華女子,不但才藝擠入四大名姬之列,加上劍術和博學,一點也不比名動宇內的三大才女遜色多少,只不過世人沒有幾個知道其真正身份罷了。

“矛盾對立統一,光的斜射直射,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此等的自然現象,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存在,只要細心去發現,去驗證,就能逐漸掌握天地至理了。”墨蘭在這一刻,心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