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2 / 4)

漢王此去中原,親身涉險參加論政會,真要招攬諸子百家的後裔士子大夫為我大漢所用嗎?其實,百家各有言論,本就相對矛盾,先秦以來,儒以文亂綱,俠以武禁法,秦朝推崇法家,於是開始大肆焚書坑儒,收天下兵器,嚴禁私兵論武,如果全部招攬入漢,或許會因政見不同,整日辯來辯去,誇誇其談,不切實際,反而會影響漢中推行的新政,再說,我大漢要統一中原,靠的是富國強兵,而不是這些諸子百家的認可!”

龍天羽站起身來,微微一笑,顯得高深莫測,淡淡說道:“有些勢力已經超出了王權之外,任何王朝都不會允許這樣的大勢力潛伏著,一旦朝廷有所變動,他們就會站出來百家爭鳴,擾亂朝綱,這次前去論政會,就是要了解一些這些百家弟子都被教育成了什麼地步,還有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若能為大漢所用自然是好,若冥頑不靈,有意把持江山社稷者,就要拔掉這些隱患!”

幾人心頭一震,想不到漢王想的如此之深,竟然要對諸子百家開刀了。

龍天羽抬頭望著帳篷,似有意似無心地道:“自古以來,任何朝廷都不會允許這些能影響江山社稷的勢力存在,如果他們一心搞學術研究那還罷了,如果自成組織,還擁有武裝力量,或許這一代掌門沒有野心,下一代呢,誰能保證這些勢力的首領代代沒有反心,所以這樣的勢力,如果不能為漢所用,要麼解散,要麼予以剷除!”

其實這才是龍天羽要親身前往的真正目的,瞭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兵家等諸子百家隱世的弟子都是些什麼樣子,可有真才實學,目光是否順應大勢,如果冥頑不化,還要為諸侯造勢,甚至有心把持江山社稷扶持其它哪方勢力的,就要想辦法將這些隱患清除。

這一刻,張良、韓信、卓凝君幾人都漢王有了重新的認識,這才是真正的君王心態,睿智開明的同時,也冷酷剛健,殺伐果斷。

……

翌日,林瀾、林滄帶領門下數名弟子向大巴山行去,要透過巴地進入中原,走捷徑路線。

送別青衣門的人後,龍天羽與張良、卓凝君易容改面,喬裝一番,在十二名鐵衛的護送下,乘良駒快馬趕往蜀地東南‘自貢’城,兩位林姑娘也在隨行之中。

途徑梓潼、遂寧、河陽等城地,發現當地百姓忙於秋收,耕民笑容滿面,民風樸實,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新法深入庶民之心,也不枉了他一番心血,看著一幕幕的秋割場面,他心裡踏實,法令能超越權力,意味著這種法令有無上的權威和深厚的根基,得到了廣大基層的擁護,國富民強指日可待。

不到兩日,眾人便來到了自貢城。

自貢歷史悠久,因鹽建城,境內地形多丘陵,大小河流四百六十餘條,江河分屬沱江、岷江水系,最後住入長江,乃東南入川蜀要塞,正適合水師在此操練。

此地駐軍統帥虞子期早接到飛報,提前在城外數里迎接漢王到來,由於漢王秘密出巡到此,不得聲張,因此隨虞子期前來迎駕的只有王陵,和幾員親信將領、護衛。

“水師練得如何?百越降兵可都安置妥善?”

“回漢王,十萬降軍,五萬漢軍統一整編,按照漢軍編制分成六軍,各有統將在操練渡船水戰、野戰衝殺、攻城配合以及弓箭射術和騎兵隊,水路皆可一戰,而且這十萬秦軍雖然體質仍弱,加以食物增補,很快便能趕超這支新軍的體能,加上這批將士身經百戰,一旦上了戰場,便是虎狼之師。”虞子期向漢王解說道。

“很好,盔甲兵器和戰馬,朝廷會源源運輸過來,你二人專心在此練兵,時機成熟,渡江佔領長江以南的領域,北抗諸侯,好了,時候不多,咱們就從訓練地經過,順便看一下這批將士!”龍天羽抑制不住興奮,平白多了十多萬虎狼之師,哪能不高興啊!

釜溪河畔,一批降軍整編的兩萬五千人馬正在操練著,這些人大都是百戰老兵,十多年下來,體質大不如前,不少人枯瘦如柴,可是那種久經沙場的戰陣經驗和心理素質,卻是那些熱血沸騰地年輕勇士們所不能比的,他們自成一個方陣演練陣法和擊技本領,儘管身軀消瘦,看上去並不壯實,但是他們冷漠的表情、冷酷的眼神,與那些新軍的年輕漢卒相比,反而更令人心生畏懼。

巡視一番,龍天羽較為滿意,由於時間短促,而且不能暴露身份,因此沒有細緻檢閱大軍,登上事先備好的船艘,由沱江揚帆啟航,順水進入長江航道,漂流而下。

自上游而下,江水湍急,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尤其三峽最為險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