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聞雞起舞,演習陣法、操練武藝,將來出師北伐,橫掃中原,為漢王的宏圖霸業了下汗馬功勞,用我們的熱血來印證我們鐵骨錚錚的軍魂!”
“吼!”十多萬人吼聲如雷,迴盪在整個百里大劍山脈中,滾滾傳開。
接下來韓信親自公佈了各軍、營、都中的指揮將領,從大將軍、將軍到都尉、校尉,一共一百多大小武將卒長,各負其責,層層管轄,比起中原那些混雜諸侯軍機制要嚴明多得多。
半晌,各軍、營將領帶走本部人馬到劃分割槽域繼續訓練,虞子期走到韓信身旁道:“韓將軍,末將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韓信淡然道:“虞將軍有話請講。”
虞子期嘆道:“臣曾在半月前接到過漢王的旨意,要訓練一支水軍,沿著長江南下到江東,輔助李王妃,這事進展不大,船艘和水軍仍在招募之中,你看是否需要從本軍中挑選一支精兵迅速調遣南下,援助王妃!咱們漢王重情重義,對李月瑤更是疼愛有加,曾甘願用半壁中原來換,如果我等不盡力,讓王妃受到危險,那就……”
韓信聽著他的話,腦海一道靈光閃動,喃喃道:“水軍?水軍?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如果我漢軍大力發展一支水軍,將來就可以渡戰艦順江南下,直接殺到長江南岸,控制中原荊楚、九江、荊州、長沙、吳越之地,大漢一下子就擴增了數倍疆土,然後以長江為天險,北伐而上,這樣便可以繞過函谷關外魏、韓、趙中原諸侯集中堵截,逐一吞噬了。”
虞子期愣了一下,疑道:“將軍要發展水軍?自春秋戰國以來,不是戰車就是騎兵做主力,一直沒有水軍,我軍將從何練起?”
韓信笑道:“春秋戰國,無論大國小邦,皆在中原鏖戰奪城,水軍自然用不到,現在形勢不同,十幾路諸侯全部聚集在黃河中原,長江以南,只有長沙王和九江王,佔據的範圍有限,其它城池和鄉邑都是無主之城,有的被商賈大世族霸佔,有的是當地的山賊大盜,還有少數秦軍舊部,換掉秦甲,擁兵自重,獨霸一方,這些勢力根本不成氣候,只要水軍利用大船戰艦沿著長江而下,度過三峽地段,在中游登陸,先控制荊州,再拿下黔中郡,漢軍便可迅速掃平南方蠻夷之地,佔據長江天險,阻抗其他諸侯渡江,這樣一來,西北、西南、東南三面形成犄角之勢把中原諸侯圍在黃河中原之地,再逐一分化殲滅!”
虞子期想了片刻,點頭道:“如此也好,在蜀地河流較多,適合練水軍,再者岷江、嘉陵江直接匯入長江,只要在江口峽谷設下關卡,順利入江主流,便可長驅之下,沿岸多是懸崖峽谷,不易設伏兵,戰船可安全長渡,依韓將軍之見,何日開始操練?”
韓信沉思半晌道:“越快越好,王妃那裡耽擱不得,否則出一點閃失,你我都擔當不起,你手握巴蜀兵權,使用蜀地軍餉迅速徵繳戰船,可將部分蜀軍和駐軍挑選三萬精銳人馬,操控船隻,適應水性,十日後出征援助李王妃,應救燃眉之急,至於水師,可在我二十萬大軍中,挑選一軍十營在嘉陵江畔專門訓練,半年便有效果,另外可調遣南充、遂寧守軍駐紮在自貢江邊,等百越的二十萬秦軍入蜀地後,便可整編渡江佔領宜賓、內江、瀘州等小城地,那時版圖比東楚還要大幾倍了。”
“那好,末將這就去排程兵權!”
“最好與蜀郡守杜岷先通個氣,造大艘木船需要財政開支時,可先挪用一些過來,然後再寫出一份奏摺上報漢王,請兵部撥發軍餉銀兩!”韓信淡然道。
“這些絕無問題,只是冒然出兵和挪用軍餉必須上報兵部,由漢王定奪。”虞子期冷靜回道。
韓信點了點頭,心中暗歎,漢朝廷制度森嚴,組織嚴密,官制和將職都非常細化,而且大異於古人,就拿這六部來說,比之秦朝的九卿制要精簡很多,分工更加明確,朝政日新月異地發展,漢國想不到強大都難了,自己破格提升為漢軍元帥,萬不能辜負了漢王的期望,定要建立一番功勳,流傳後世!
第五十一卷 陰陽鬼谷
第一章 芳心之秘
衛國在亂世中再次崛起,先是大將軍衛斯漓,副將連嘯、連衍,率領五萬大軍在水師的掩護下,逆黃河而上,先佔領了黃河以西的‘龍門’鎮,緊接著馬不停蹄,攻克了‘九原’、‘上郡’、‘固陽’三座河套重城,並控制了‘雲中’郡,以長城為防,守住陰山一帶的匈奴人。
衛將洪南爻、楊熙帶領三萬精兵,搶佔了‘雁門’、‘馬邑’兩座重鎮,並佔據雁門峽,斷了燕軍由雁門關侵趙的途徑。
這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