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路向西,路過函谷關、潼關,進入關中之地,由於他徒步走了萬里,跋山涉水歷盡千辛,磨鍊了心志和身體,鬍鬚滿臉,身形消瘦,衣衫襤褸,途中也沒人認識他,駐守關卡的三秦士卒也決計想不到,楚國叛臣韓信會在這裡。
途徑函谷關的時候,韓信望著巍峨的雄關,一陣感慨,當初就是在這,自己第一次掛帥,帶領大軍十餘萬抵擋龍天羽和數支盟軍隊伍,到後來,被龍天羽火攻破關,莫名其妙就被擒住了。
現在想想敗得也不冤,誰讓對手是深不可測的漢王了,而自己當時又過於輕傲,不夠謹慎,也沉不住氣,缺少臨戰經驗,直到此刻,才發覺自己以前,太不成熟了。
不過人生,都是要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心效能及時轉變過來,為時不晚。
韓信一路順暢地來到渭水畔,登上山丘遠望咸陽,一年前還是繁華無比的大城,如今已經殘壁斷垣,生機全無,當日漢軍退出咸陽之後,由於項羽發現阿房宮和咸陽國庫的財寶被龍天羽帶走不少,兩大心愛美人也失去了,正是心頭正怒時,把怒火都發洩在咸陽城內秦人身上,斬殺所有贏氏貴族,掠奪了關中財富與婦女,放火燒燬了城池。
封王之後,諸侯們不敢與楚軍在擄掠中爭多論少,分得的財貨婦女遠遠少於項羽軍,眼看寒冬來臨,已經使諸侯軍在關中難以為繼了,諸侯們便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先行退出了關中,而項羽眼見大秦數百年之財貨婦女,已經全部東流,關中業已變成了蕭疏殘破的原野,咸陽變成了杳無人跡的空谷,自覺了無生趣,遂決意東歸發動楚國政變。
此時此刻,韓信放眼望去,空曠的田野沒有了耕耘,泛綠的草灘沒有了踏青,道中沒有車馬商旅,城垣沒有人口進出,座座城池冷清不堪,片片村社雞犬不鳴,整個大咸陽,整個關中平野,都陷入了無以言說的悲涼蕭疏。
“項王和漢王差距就在此啊!”
韓信看過眼前的蒼涼的一幕,心中感慨萬千,明君仁主和粗野霸主的差別,不是從人身上去衡量,而是透過所辦的事,出世的手段,最後的結果來定論!
想想自己以前何嘗不是助紂為虐啊,這一刻,韓信感到無比輕鬆,只要進入漢中,向漢王好好請罪一番,在軍中擔任一職,透過自己腳踏實地慢慢努力,相信戰功積累下來,定能做一番大事業了。
至於將來權力有多大,這並不重要了,至少韓信不會被後世百姓唾罵!
韓信相通此節,信念更加堅定,整理一下衣衫,朝著漢川方向走去,由於渭水西北就是‘廢丘’了,那裡是雍王章邯的王城,韓信自然不會捨近求遠繞走廢丘,而通往漢川的棧道被燒燬,只好翻山越嶺,走山麓小徑,懸崖谷底進入漢川之地了。
第四章 逆境轉折
後有數萬追兵,李月瑤淡定自若,數月來統領大軍作戰,使這嬌豔滴滴、絕世無雙的大才女更有巾幗之威,睿智果敢,行軍佈陣,身先士卒,當仁不讓,此時一萬多人馬突出重圍之後,直奔長江而來。
“師姐,秋季汛期,江水氾濫,沒有船艘,我們無法渡江啊!”柳茹跟著李月瑤身旁提醒道。
李月瑤道:“無妨,我早派斥候提前在江岸徵用民船,扎做木筏,橫渡長江,應該沒有問題,只要渡江過後,把守江岸的要塞,以弓箭防禦,使敵軍無法順利過江,便可守住防線,抵禦項軍!”
不一會隊伍趕到了江岸,大江東去,驚濤拍岸,河面寬數十丈,兩岸多是礁石和懸崖,不是隨便一地都可以登岸,否則長江就不會被兵家稱作天險了。
李家軍來到一處平緩的河灘地帶,有幾十斥候正在守候,見大小姐帶兵到來,趕緊上前迎道:“見過大小姐!”
“木筏和船艘準備如何?”
一名斥候長道:“回大小姐,附近船家甚少,有的聽說與霸王的項軍作對,擔心遭到霸王的遷怒,因此不敢出船,我等應急紮了些木筏,數千士卒可渡,但兵甲和戰馬恐怕一時難以運送!”
千算萬算,卻沒算到人心,事關身家性命,甚至全村族人的生死,江岸這些樵夫漁民哪敢得罪霸王?
李月瑤柳眉輕皺,後方追兵用不到半個時辰就能追上來,如果無法全部渡江,勢必要留下一批人誓死抵抗,無疑又要折損不少人馬,經過數月與項軍作戰,才女湊集的數萬人馬已經傷亡殆盡,就剩下這批親信和主力軍,一旦全軍覆滅,即使回到江東,也無法再與項軍抗衡了。
“大師姐,怎麼辦,要不要留下一批將士斷後,阻抗追兵,為渡江撤退的人馬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