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3 / 4)

一個不僅僅為了格鬥殺人,而是對自身修為的提升。

龍天羽長舒一口氣,呼吸綿綿,順其自然將自己的精氣神融入自然之中,來感受武道和格鬥之術。

“項羽施展霸王刀的時候以搶攻為主,如暴風驟雨、疾風落葉,招招封住我的要害部位和反擊路線,我只有先將他的攻勢化解於無形,然後在尋求制敵的招式!”

龍天羽忽然靈機一動:“有了。”

驀然抽出寶劍慢慢地演練著,時快時慢,風聲嗤嗤作響,一道道劍幕環繞著他的周圍,用心地感受著寶劍劃出的每一個弧度,儘量保持劍路的圓弧完整,如封似閉,同時再暗中使勁,將腕力、臂力、腰力融合在一股綿勁之中。

練習了一會下來,倒也似模似樣,但是龍天羽總覺得欠缺點什麼,這樣的劍術只能用作歌舞表演,如何能真的用於實戰和生死格鬥?忽然,他明白了,因為太極劍之類的劍術屬於內家功夫,自己缺的不是劍形,而是內息和劍氣,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內功!

第二十二卷 戰龍在野

第一章 五行學說

龍天羽想到國術中提及:內功是透過氣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進,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武術中可以提高耐力、戰鬥力和極強的自我保護作用等。

最早提出內功一詞不是源於古代俠客或者什麼武林大門派,而是被十九世紀中國一位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家引用創造這一詞語,來描述許多劍客或先天高手如何本領高強,能將真氣儲存於丹田,功力遍佈奇經八脈,隔空拍掌,勁風呼嘯猶如實質。

龍天羽當然知道那些是小說作者胡編亂造的,不可信服,但這並不能說在中華武術中不存在內家功夫,比如氣功是我國傳統體育活動之一。

記得曹秋道能活到九十幾歲,依然健步如飛,身骨硬朗,這就是他長期悟劍煉氣的緣故。

原始的氣功沒有名稱,以後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春秋戰國時期,氣功被概括於“導引按蹺”之中,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正當龍天羽在胡思亂想之時對,忽然身後輕碎的腳步聲響起。

“龍郎!”

龍天羽轉過身來,見淳于婉兒和雪夢依步履盈盈地走過來。

婉兒一身素白的長褂,隨著她飄忽若仙的步姿,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配合著她修長曼妙的身段,纖細的蠻腰,修美的玉項,雪白的肌膚,似乎渾身不沾染塵俗之氣,自身清幽典雅,其趣在於天然心靜,猶如隱然於世的天山雪蓮一般。

身旁的依依體態婀娜多姿,線條玲瓏優美,垂著燕尾形的髮髻,一雙眼睛清澈澄明,眸球烏靈亮閃,柔情似水,滿懷芳香,身穿粉紅色仕女服,在晨光灑射下熠熠生輝,顯得天香國色,明豔照人。

有一點是相同的,二女走起路來,腰骨間似乎有些不聽使喚,可能是昨晚一番雲雨鏖戰之後,渾身仍在酥軟之中吧。

龍天羽還劍入鞘,微微笑道:“誰得香甜嗎?怎麼這就起來了啊?”

婉兒看著他“不懷好意”的笑意,白了他一眼,沒有搭言。

依依卻盈步上前伸出雪白玉臂挽住他的胳膊,膩聲道:“夫君,你起床怎麼也沒叫醒我們啊?好服飾龍郎更衣換胄,梳洗一番。”

龍天羽哼道:“還叫醒你倆?都睡得跟那啥是的,怎麼捨得叫你們啊?”

依依嬌聲說道:“壞夫君,竟知道欺負人!”

龍天羽嬉皮笑臉道:“不敢不敢,娘子喜怒,小生有禮了。”

婉兒道:“好了,別鬧了,夫君,告訴你個好訊息,虞子期將軍帶領各路諸侯人馬已經快到潼關東門外了。”

龍天羽面帶喜色道:“真的?太好了,到的越早越好,這樣我們早一步兵臨城下,與楚軍對峙渭河南岸,如此一來,秦、楚、漢將是三足鼎立之勢!”

“漢?”二女錯愕,哪來的漢?漢子?

龍天羽略帶神秘的笑意,顯得高深莫測,說道:“我不久之後打算將彭城義軍,由龍軍之名改為漢軍,以後咱們稱‘漢’,將來統一天下後,為了區分與七國各不相同的國名,建立大漢王朝!”

婉兒咀嚼‘漢’字的詞義,神色忽然一動,喃喃道:“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蚓大螻,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

“及禹之時,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