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1 / 4)

項羽猶豫道:“這……這不太好吧,他們日前都是楚軍的盟友,突然反兵倒戈,見死不救,會被天下人唾罵的。”

范增狠狠道:“無毒不丈夫,爭奪天下哪有推讓之理,你此刻不忍心殺他們,將來他們掉過頭會毫不猶豫對付你,利益面前父子都能成仇,骨肉相殘,何況是那些搖旗不定的牆頭草,莫不如舍次求主,將他們作為我軍統一六國的踏腳石。”

陳平在旁道:“不錯,非常時期當用非常辦法,只要能達到目的,過程並不重要,即使不擇手段,也在所不惜,成大事者不能拘束小節。”

項羽仍不下決心,嘆道:“背信棄義非君子所為,何況又如何向各路人馬解釋,封住雄關城門,拒絕其它隊伍入內,總要找個理由吧。”

范增胸有成竹道:“放心吧,秦軍反撲回來,鎮守在洛陽、新安城池的義軍毫無抵抗,望風喪膽一路敗退,根本就是逃兵,按軍法處置當斬,可以封閉雄關城門,派傳令官奔走相告,讓十三路人馬集合十五萬眾掉過頭抵抗秦軍,若不能拖住秦兵將功補過,便不給各路人馬開城放行,每次攻城都是楚軍在前面衝鋒陷陣,這次也讓他們出全力擋搶口。”

項羽內心有些掙扎,這樣做固然既省力又得益,而且為將來統一全國掃去障礙,可是這非英雄行徑,深思半晌,想起臨行前其父對他的叮囑:“不可婦人之仁,不能匹夫之勇,要多聽一個叫范增的人計謀。”難道這就是婦人之仁?

范增迫不及待道:“籍兒,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現在正好各路義軍尚未入關,快下令封關城門吧!”

鍾離昧、季布、龍且都是他麾下猛將,為人正直不惡,均覺此計雖好,但太過陰險並不光彩,勝之不武,臉上現出鬱色,似覺不妥,卻又不便出言反對,畢竟軍令如山,皆以項羽馬首是瞻。

眾人目光一時都聚集在項羽身上,看他如何反應,全軍決率權只在他一人身上,要戰要和也在他一念之間。

項羽驀然把心一橫,說道:“那好,就如亞父所講,立即封合函谷關門,並派重兵把守,不得任何一路人馬進關。”

諸將得令後,小將荊瓊立刻前去傳達軍令,雄關城門閉合,並派出傳令官送往諸侯各軍營地,諸人聽此訊息驚恐萬分,面對幾十萬秦兵那一路也不能抵抗得了,或者說根本沒有能力和信心做抵抗。

趙歇、張耳、張熬、田榮、田都、臧茶、彭越等人見楚軍明顯放棄諸侯軍,以他們做犧牲品和擋箭牌,過河拆橋推諸人進過坑,聚在一起商議過後,趙軍、齊軍、燕軍引兵共六萬人馬退守澠池,決定與章邯對壘,收住最後一道防線。

其它各路軍抱著一線希望前去懇求,但楚軍無動於衷,閉門不開,無奈之下,怒火中燒大罵楚軍無情無義後,按原路退返澠池,希望集合各路人馬的力量,堅守澠池擊退秦兵,這只是他們的願望,卻無人真正有信心做得到,畢竟被章邯所統領的秦兵打怕了。

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

十萬秦軍列陣在澠池城下,弓箭手搭箭上弦,重甲兵長槍如林,戰車整齊排列,做好攻城的準備,城下董翳派人叫陣,給城內義軍一炷香的時間考慮,若不投降即刻攻城。

城內各路將士人心惶惶,趙、齊、韓、燕、魏五國境內所組成的十二支義軍屯兵城中,但沒有一路敢出去與秦軍交戰,畢竟一支力量太薄弱,不足與秦軍抗衡,只有所有人馬匯合在一起,至少有二三十萬人,在人數上並不輸於敵兵。

只可惜人多兵雜,每一路軍的想法不一,有的主張求和,有的主張堅守,有的則主張一起殺出去破敵,未能達成統一戰線,有如一盤散沙,自然沒有殺傷力。

趙歇、田榮、韓成、臧茶、魏豹五人代表著五國義軍中最強的五支,幾個時辰內連番商議,都未能談妥如何出兵,如何守城的問題。

各路人馬怕自己一方的糧草出現短缺問題,開始在城內爭搶當地百姓的糧食,混亂不堪,十二路人馬的分支士卒經常在街道上為搶奪財寶和女人,互相出手斬殺,未與秦兵開戰,內部就先亂了起來。

龍天羽本想帶同精兵繼續往慢函谷關趕路,但此時分析局勢,楚軍閉關不開,各路人馬困在澠池,倘若不能擊敗秦軍,這些人馬毫無鬥志,大失民心,勢必全軍覆滅不可。

而自己即使帶同二百人去函谷關也不會改變什麼結局,很明顯楚軍打算犧牲各路人馬作為項羽成功的踏腳石,既然范增項羽夠狠,打算坐收漁人之利,我龍天羽就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這些散兵遊將,先擊退秦軍,再攻破函谷關與楚軍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