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佔壓倒性優勢,但我軍死守不棄,硬挺了過來,傷亡過半了,但秦軍折損數目猶在我軍三倍之上。”
龍天羽嘆道:“辛苦各位將士了,待退去章邯,覆亡大秦,凡英勇將士一律按功勞大小封賞,死者安撫家眷,建英雄紀念碑追念烈士。”
眾人受到激勵,沸聲如揚,頓時“上將軍萬歲……”的喊聲響徹全城。
龍天羽下令精銳師幫忙修補城牆,軍民清掃戰場,將雙方士兵屍體分開火葬,一時城內城外菸氣氤氳,結成如霧,腥臭氣味傳出數里之遠。
與此同時,司馬欣、董翳兩路軍馬也開始攻打碭山、濉溪,實力相差懸殊,紀信、周勃分別派人快馬奔向蕭縣彙報戰情,龍天羽攤開地圖,苦思冥想,半晌無語。
古來戰爭無非依靠天時、地利、人和,上攻伐謀,其下伐城,兩軍交鋒勇者勝,將帥要有鬼神莫測的智謀,可出奇制勝,但這守城防禦戰,打的是持久戰,使敵人無計可施時,自行退兵,或夜行偷襲,燒燬敵軍糧草,則使敵軍不得不撤。
夏侯嬰跟隨他左右半年有餘,熟讀許多兵法,在旁道:“主帥,是否需要偷襲敵軍糧倉棧道,破章平退軍,先解去蕭縣之圍,然後分兵在趕去碭山濉溪支援?”
龍天羽搖頭道:“秦軍主力仍掌握在章邯手中,章平不過是其中一枚棋子而已,即便破解蕭縣圍,於大局無補,何況咱們疲於奔波,分走兩縣兵力分散,不利久戰消耗銳氣。”
張雲問道:“那該如何是好?三縣告急,恐怕支援不住多久了。”
龍天羽長舒一口氣道:“傳令三縣流離百姓,若想免遭屠戮,暫時遷往彭城避難,三軍做好隨時棄城的準備。”
諸將不解,卻又不知如何作答,龍天羽執筆寫下檄文給蕭何,讓他安排遷往過去的百姓住所和飲食,又寫下三封書信,分別給樊噲、周勃、紀信,交代了接下來的作戰計謀,派人連夜送出。
章平見識了義軍精銳的厲害,沒有率軍再來攻城,當晚相安無事,義軍分批守夜,輪流巡衛,寒風冷夜中,眾將士靜靜地度過了一晚。
翌日蕭縣內一些大戶富商,有些名望的貴族,擔心城破受牽連,仿若陳縣一般被秦軍肆意屠城,一大早就開始搬遷,帶著值錢的家當,暫時遷往彭城,百姓相繼離去,蕭縣宛若死城一般空寂。
龍天羽命三縣將士只留十天口糧,鎮守不住,棄城而走;到第三日午時,城外兵甲鏘鏘,戰鼓喧天,章平率領六七萬大軍再次準備伐城,列陣聚集城池外百丈處,旌旗遍野,殺氣騰騰,向城中義軍搦戰。
夏侯嬰、張雲、袁英諸將披執戴弓,簇擁著主帥登上城樓觀望,見秦軍兵力甚雄,在守軍四倍左右,刀如秋水,槍似麻林,三軍吶喊,幡立五方,軍威凝重盛嚴,不愧為西秦軍隊,雖然有許多徒工徵兵入伍,但在大秦軍紀整治下,仍強過六國散兵。
章平身披盔甲,上裹赤縉,橫仗一條方天畫戟,坐騎花鬃馬,搦戰罵道:“叛賊龍天羽,汝在沛縣殺人逃罪,不但違反大秦律法,竟公然作亂,起兵對抗朝廷,此罪當誅,識相的快快束手救擒,本將尚可饒恕城中百姓,不然便當屠城洩怒。”
龍天羽朗聲道:“大秦暴政施虐,殘害忠良,禍及民生,一日不剷除暴秦,天下一日不得安寧,我龍天羽便要替天行道,推翻贏氏江山。”
守軍跟著齊聲喊道:“替天行道,推翻贏氏江山……”風起雷動,呼聲喧天,傳到曠野遠處,仍是嘹亮高亢。
章平仗戟遙指城樓,怒道:“大言不慚,龍天羽,你若真有本領,便出城來與本帥在戰騎上單打獨鬥,兵對兵,將對將,各施絕技;倘若是草包一個,趁早出城為我三弟抵命,免得累及手下人喪命。”
第九章 劍透章平
龍天羽站在城樓微微而笑,心想下去斬他幾名將領,挫挫敵軍囂張氣焰也好,亦可提升己方士氣,喝道:“來人,備馬!”
片刻工夫,城門開啟,龍天羽率先單槍匹馬騎出城外,隨後而出的是兩千弓弩兵與盾牌營,主要是保護元帥回城時,以方敵君放箭或追擊,列隊散開立成陣勢。
章平縱馬前迎數丈,勒韁凝望,只見龍天羽催馬奔出,人雄如猛虎,馬驟似飛龍,勾彎銀漢月,箭穿虎狼牙,威風凜凜,待對方近臨之時,頓覺一股殺氣凝重襲來,給人湧起無可匹敵的感覺。
章平怒瞪道:“你就是龍天羽?快快還我三弟命來!”說著猛夾馬腹,挺起畫戟,揮臂當空一劃,疾衝過去,直取對方前胸要害,快掣如風。
龍天羽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