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若帶二十萬人馬繞走武關,很可能銜尾包抄項梁將軍的隊伍,斷其後路,與嶢關藍田的守軍前後夾攻,八萬江東子弟……恐怕……要全軍覆滅在西南巴蜀峻嶺之間了。”
眾人又是一驚,均知楚軍二十多萬人馬,在洛陽外分成兩支,項梁項伯帶領八萬江東子弟向武關進發,從西南偏僻的路線進逼關中威脅咸陽,而項羽范增帶軍十五萬聯合十三路遊散義軍,攻取洛陽新安澠池三城,直搗函谷關挺入秦川,如果項梁將軍的隊伍全部陣亡,那麼楚軍的實力損失和消極影響都是巨大的。
李月瑤在旁添油加醋道:“我這趟不告而別離開澠池的原因就在於此,血濃於水,儘管月瑤很欣賞龍天羽不可一世的氣概,但畢竟楚國才是我的故國,楚軍將士才是我的同胞,因此得知章邯率大軍退往洛陽後竟沒停歇,而是換輕甲上路直奔武關,正是衝著另支楚軍而去。
“章邯想先滅掉這支分支力量,解除掉西南面的顧慮,以防後患無窮,又可整編巴蜀邊緣以及各關要塞的軍隊,準備堅守咸陽,我只想告訴爾等,項梁將軍有難,我軍不能在這坐以待斃,龍天羽已結合澠池各路遊散人馬,打算今日就攻打函谷關了,前面是秦軍鎮守,後方有龍軍阻截咱們的處境迫在眉睫了。”
在故國選擇上,她毅然站在歷史大勢所趨的立場上,因為她相信丈夫能做到,將所有民族融合在一個朝代下相親相愛,丟擲各國偏見,所有人都是華人同胞。
才女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將形勢發展以及戰略重點顛而倒之,使諸將都將信將疑,可又不得不相信她的話是真的,因為龍天羽的確有凝聚指揮各路人馬的威望和能力,誰也想不到原本絕對的優勢竟在數日間被龍天羽逆轉過來,當真始料不及。
項羽拍案怒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哪面敢先來攻打楚軍,那就是自取滅亡,管他是秦兵還是龍軍,統統該死,哼,明日本將便率項軍精銳將士攻打澠池,與龍天羽決一死戰。”
第五章 歷史弄人
項羽被李月瑤的話激起了強烈的嫉妒之心,無意間卻中了才女的激將法,要與龍天羽決一雌雄,李月瑤心下微驚:這個霸王也太容易動怒了,本想讓他心存顧慮暫不發兵,他剛好把意思弄顛倒了,立即便想與對方意氣相爭,不知是高估了他的謀略還是低估了他的膽識?
范增老奸巨猾,可沒有那麼衝動,連忙阻止道:“萬萬不可,龍天羽此時集合九路義軍準備攻打函谷關,士氣正旺,倘若咱們主動出擊,無疑使各路人馬更加團結同仇敵愾,到時我軍定會傷亡沉重,而龍軍未必肯率先交鋒,等趙齊燕韓魏楚六國將士拼個你死我活,龍天羽坐收漁人之利,一旦秦軍發現局勢利害關係,從背後插我軍一刀,腹背受敵,處境就更加不利。”
李月瑤心想只要不攻打澠池,給龍郎幾天備軍時間,就不懼楚軍兵強勢眾了,她敷衍道:“範先生所言有理,不知該如何辦呢?”
范增皺眉沉思半晌道:“現在最好別去招惹龍天羽,一來咱們未必能一舉消滅他,二來傷亡過重得不償失,即使十五萬項軍傾巢而出踏破澠池,但我軍至多能活下來的不過幾萬啦,項梁將軍所帶西南之兵生死未卜,這樣一來楚軍幾乎主力殆盡,不利於反秦的大局,要知道咱們起義首要是推翻暴秦,其次才是爭霸天下,不可本末倒置,引天下人唾罵。”
“依我看,不若派兩名智勇雙全的大將軍鎮守函谷關閉門不開,依仗天險地勢易守難攻,阻擋龍天羽的攻勢,如此三五日猛攻下來,九路義軍損失慘重,軍心勢必動搖,不會再為他效死命,那時各路義軍傷亡增多怨聲四哎,龍天羽只有率親兵攻我函谷關,只要能守上半個月,足夠咱們攻破咸陽,掉頭對付龍軍的啦。”
項羽怒氣未平,狠狠道:“細龍天羽一日不除,難消我心頭之恨,若不是他從中挑撥破壞,各路義軍早與秦兵鬥得兩敗俱傷,項叔父以及麾下八萬將士也不會變成孤軍,困死在西南秦川險地!”
諸將無人吱聲,對他們而言寧願向前衝與秦軍生死搏鬥,也不願掉過頭來對付龍天羽,不是因為季布鍾離昧等大將怕死,事實上這些虎將視死如歸,但各個豪傑心中對龍天羽有種敬畏之感,與秦軍交鋒大不了一死,可與龍軍對陣沙場,卻有一種精神、意志、信心、勇氣各個方面的折磨,讓人生不如死。
好比有抱著必死的決心,卻無活著的勇氣一般。
范增見項羽憤憤不平,嘆道:“上將軍,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還不到意氣用事的時候,大局要緊啊,且讓龍天羽那小子再囂張一段日子,等時機成熟,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