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龍天羽與曹參等兩路大軍匯合,駐紮彭城外三里外,準備次日攻城,夜裡舉行作戰會議。
蕭何道:“彭城守軍只有四五萬人,攻陷城池不足為患,只是半個月來,我軍連夜征戰,舊兵已乏,新軍訓練不足,硬攻只怕會傷亡慘重,長久下去疲兵不能長遠。”
龍天羽點頭道:“不錯!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屈人之兵非戰,拔人之城而非攻,次謀略之法,不知守將何人?”
曹參想了想道:“聽說守軍主將是位年輕有為的將領,名叫紀信,副將周苛均屬良將之列,可惜立場不同,甘為暴秦所用。”
龍天羽聽到紀信之名,心想這不是歷史上楚漢滎陽之戰,甘心為劉邦一死的忠義之士麼?此等人才定要收為己用,亂世沒有比人才更重要的了,當下詢問道:“我欲收降此人納為己用,不知諸位將軍可有良策?”
樊噲心直口快道:“那也好辦!給灑家撥兵點將,殺入城內,活捉那紀信小兒,不就成了。”
龍天羽微笑道:“我想要他心甘情願的臣服,最好上禮不動干戈!”
樊噲聞言一瞪,搔頭道:“衝鋒陷陣,帶兵打仗,我老樊決不服輸,出謀劃策當說客,可是萬萬不通。”眾人看他的怪模樣,無不莞爾。
龍天羽淡淡一笑,向蕭何問道:“岳丈可有良策針對此人?”
蕭何嘆道:“紀信與周苛皆是忠君愛國之士,更不為金銀財寶和美色歌姬所動,恐難以說服,唯有曉以大義,噢,是了,聽聞紀信乃是一個大孝子,其母知書通禮,識得大體,如今居住碭縣,若是能說服紀母做稅客,紀信必降之。”
龍天羽點了點頭,疑問道:“為何紀信人在彭城任將,而其家人卻在碭縣居住?”
蕭何解釋道:“這是秦王嬴政當年分封三十六郡時,定下的嚴令,凡將領帶兵過三萬者,五年輪換守地,家眷不得同行,為了更好地控制將領,教他們不敢有異心,否則家族老小處以極刑。”
龍天羽哪想到尚有這麼多苛刻條令,不禁暗罵秦始皇他娘,生出這樣的暴虐梟雄,致使天下民不聊生,他卻獨自享樂。
沉思半晌道:“明日灌嬰、周勃、呂勝各率兵一萬將彭城南北西三面圍住,獨留東門方便城中百姓逃生,勞煩岳丈親筆一封書信,上寫暴秦罪狀,且素知紀將軍為人忠賢,故留下東門給逃生百姓,免得殃及池魚,使百姓受苦,本將給他五日期限,考慮是繼續助紂為虐還是改為天下蒼生謀福。”
周勃不解道:“既然要圍城困住守軍,卻為何要留下一門,豈不任由守軍突圍和援軍供應糧草,既無後患之憂,紀信如何能降?”
龍天羽環顧眾人,告戒道:“此人越是忠義之士,便絕不會輕易招降,倘若重重包圍,更會使城中守軍百姓上下團結一心,攻城則難上加難,如今留下東門,網開一面,使百姓免受戰禍之苦,造福於民,由此可以瓦解守城軍民團結,動搖軍心,試想有路逃脫,誰還會誓死抵抗呢?何況我等義軍反秦目的不是遺禍百姓,相反正是為蒼生謀福,更要讓天下人知道龍軍的仁義,得一城是小,得天下民心才是根本。”
曹參等聽得目瞪口呆,沒有想到攻座城池還有這麼多勞什子道理,同時把龍天羽的地位推向聖人一般,實在非是常人能與。
蕭何拍案讚道:“好個網開一面,也唯有賢婿想得出來,如此定會使紀信等人心生敬意,又可贏得城中百姓的擁戴,果然好計!”
龍天羽說道:“這無非是心理戰術,對己在關鍵時刻絕了逃生之念,置死地而後生,攻敵則令對方心存僥倖心理,不戰自潰。明晚曹將軍領精兵一萬輕裝上路,夜行晝宿,不可讓人發現蹤跡,兩晚即可抵達碭郡城下隱伏,稍後我則與夏侯嬰連夜趕到,岳丈坐鎮此處,樊將軍統兵三萬緩行在後,上午行程下午安營休息,走到半路時則速回彭城圍困秦軍。”
眾人面面相覷,心想這主帥完全不按常規出牌,使人難以猜知他的想法,指揮軍隊如同變戲法一般神奇玄妙。
第二章 夜取碭郡
曹參按命率軍夜裡急速行程,白晝則躲在山谷或陰坡下安營休息,全軍每人只帶著三日口糧,輕裝上陣,此萬人義軍,大部分都是從沛縣便已入伍了的,訓練時間較長,體能素質與作戰實力遠勝其他幾支隊伍。
兩個夜晚的行程,早已悄悄來到碭郡城下百丈遠處暗伏不動,同時已經準備好繩索軟梯等爬城工具,弩箭上弦,只等主帥的命令。過了片刻又下起了大雨,但隱伏在城下的義軍卻紋絲不動,風吹草晃,從西面快速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