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婉兒與龍天羽聽到此言,各自震驚,才女吃驚的是大秦一統只不過十餘年,二世剛剛即位,豈會這麼短的時間滅亡?
龍天羽吃驚的是他竟能未卜先知,只抬頭望了望星星,便能預測未來,看來天文玄學當真高深莫測。
自己透過歷史資料,深知他所言非虛,胡二世登基一年後,爆發陳勝吳廣的起義;三年後劉邦趁項羽帶兵渡過黃河救趙之機,率軍西進關中,攻破武關,直搗到達灞上,秦王三世子嬰白馬素車,向劉邦的義軍投降,秦朝滅亡。
項羽得知劉邦攻破了咸陽之後,遂率兵從鉅鹿前往咸陽。殺死了子嬰,並燒燬秦宮殿,大火三日不絕。隨後便是長達四年的項羽與劉邦爭奪帝位的楚漢之爭。
不禁對黃石公生出崇拜之情,好奇問道:“乾爹占卜星象,知人天命,能人所不及,卻不知玄學依何憑據呢?”
黃石公滔滔不絕道:“奇門遁甲本身就是九宮八卦陣,《黃帝陰符經》上講‘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奇門遁甲的神妙之處,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
“由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乃以時間為主;而以後天八卦輔成的九宮八卦則以空間為主,奇門遁甲便是將二者結合為一,包括天、地、人、神在內,從而預測旦夕禍福,以利趨吉避凶。
“其中太乙,六壬,奇門古稱‘三式’,是佔易術中最為高深的絕學,可佔測國運天時、地理災厄。
“‘三式絕學’重意不重式,其關鍵在乎‘變通’之道,用至妙處,恰如行雲流水,好似浪裡泛舟。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一切盡在隨意之間,揮灑之中。正所謂:‘變’之則‘通’,‘通’之則‘靈’,其‘靈’之境意法以‘道’,其‘道’之境意法自然。
“奇門源於古代軍事,乃巧奪天地造化,行軍打仗之秘笈。戰爭固有輸贏,萬物自有動靜,人事總有因果。用兵之道,必須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而明辨主客,更能事半功倍,故可以動靜強弱,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老夫曾著有一部《太公兵法》正是以陰陽、靜動、主客變化為主,融合《周易》八卦,洛書九宮,六十甲子等思想,選擇天時、地利、人和以助行兵、列陣之用。”
龍天羽頻頻點頭,沒有想到天文玄術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看來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到未來二十一世紀的記載已經是滄海一粟了,很多重要的思想都已經流失。
想起三國時期諸葛亮曾遇高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並設下《八陣圖》,極有可能便是佔易術最高深的“三式”之一的奇門。
淳于婉兒蘭心慧質,很容易地理解其中玄理,秀眸異閃道:“乾爹尚未講出六國之中哪一諸侯國,可以將西秦推翻,因為現下看來似乎不大可能?”
黃石公皺眉道:“這正是老夫幾日來不解之處,每當王室興衰,必會斗轉星移,相位變化,預示著即將誕生的明主與朝代,惟獨這次……
自從霸王星降世,五星連珠,已將上天的星辰相位完全打亂,恐怕任何人都無法預測出將來的命運,因為這位明主不受任何占星相位所限,或許只有等將來平定戰亂,最後的霸主方可改變異象!”
龍天羽這次吃驚不小,心中沉思:這是怎麼回事?歷史上清楚的記載秦朝滅亡之後,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王朝,怎會星象錯亂無法預測呢?難道……難道歷史的命運真的可以改變嗎?
第二章 文韜武略
黃石公從容自若道:“雖然星象錯亂,不能預測最後明主,但秦王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濫用酷刑,焚書坑儒,以至民心向背,滅亡只是遲早之事,而且胡亥荒淫無恥,又無其父的雄韜偉略,只怕一旦有兵作亂,便難以遏制,牽一髮而動全身。”
淳于婉兒黛眉輕蹙,沉思半晌,有感而發道:“乾爹此言有理,古人常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寰古至今,殘暴者肆意享樂,失去民心所向,為皇室覆滅種下禍根!”
龍天羽被二人的話引入深思,腦海中浮現出歷代王朝由興起到滅亡,久亂必衰,自古已然,不由感慨道:“不錯,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如今大秦外強內幹,好比一隻紙老虎,不足為患;倘若時機成熟,一竿揭起,萬人呼應,那時強秦自危!咦……幹嘛這麼看我?”
原來二人被他精闢言論所打動,更為他新穎的詞語所折服,一雙秀眸異閃,一對炯目精光,二人咀嚼話意,怔怔地凝視他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