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謝知滿意的點頭,能點燃的話,酒精度數應該不低。她不知道怎麼測試酒精度數,但能有七十度到七十五度就夠了,剩下的可以教給專業人士慢慢研發。
謝蘭因饒有趣味的看著這個酒精燈,“這個不錯,比油燈好多了,還沒有煙。你給我房裡也弄一個。”
“酒精比油燈危險,我讓小蘭給你管燈。”謝知見阿孃喜歡,命人把燒好的酒精搬上獸車,這麼多酒精夠阿孃用一段時間,等酒精用完,她對酒精的好奇心應該也沒了。
莊頭見謝知讚許的對他微笑,連忙又奉上蒸餾第二次的酒。謝知輕嗅沙棘酒,有點酸。作為一個純正的華夏人,謝知並不喜歡喝果酒,她覺得果酒又酸又澀,她更愛喝白酒,就像很多老外喝不慣白酒一樣,這只是一種個人習慣,不存在哪種酒更高貴的問題。
謝知只是確定了下酒精度數大約在四五十度左右,沒有品嚐,就讓人裝在木桶裡存放。酒是陳得香,她會在這裡建酒莊就是看中這裡有個天然石洞,可以暫時做儲存酒的地下室,免得她還要挖地下室。若非必要,謝知很少喝酒,她就算喝酒也只喝蜂蜜酒。當然在謝知沒弄出蜂房之前,她從來沒讓人釀過蜂蜜酒。
“不錯,大家都辛苦了。”謝知把酒精存在陶罐中,目前酒莊裡也只釀造出三桶果酒,謝知也著急,酒莊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起碼要五六年後才成型,她只要找到曙光就好。
謝蘭因問:“阿菀,你準備在這裡全種沙棘?”
謝知說:“不止,應該大部分種沙棘和甜菜,小部分種苜蓿。”
謝蘭因問:“甜菜?你要製糖?”她曾聽女兒說過,甜菜和甘蔗都是製糖的原料。
“是啊,我要做糖。”糖輕便又好儲存,是最好的貿易商品,謝知是準備廣開商路,要跟附近的少數民族國家交易,她相信糖、鹽這種必需品,肯定是有銷路的。她還可以從沙棗從提煉撒沙棗膠做軟糖,這種奢侈品貴族一定喜歡。她記得甘蔗是可以釀酒的,中國古代一度很流行甘蔗酒,很多百姓都喝甘蔗酒,現代還有很流行的甘蔗酒——朗姆酒,不知道甜菜可不可以釀酒?反正不釀酒也能喂牲畜。
遊牧民族都愛喝酒,以前的高度白酒就很受他們歡迎,想來她的高度果酒銷路也不會很差。這些都是不容易變質的東西,最適合用來貿易。謝知微微一笑,她現在可以先跟高句麗做生意,等海船造好,她還可以跟日本做生意,讓日本用黃金白銀來換這些物資。
謝蘭因見女兒都規劃好了,也不再過問,只對女兒說:“等你酒莊上了正軌,我就全用酒精燈。”謝蘭因不喜歡蠟燭,也不喜歡油燈,酒精燈這種無煙又明亮的燈最得她喜歡。
謝知堅決搖頭否決,“不行,酒精燈太危險,沒有小蘭幫你點燈,你不能常用。”
謝蘭因訝然看著女兒:“很危險?”
謝知鄭重點頭,她不覺得從來沒接受過任何安全常識的丫鬟能學會操作酒精燈,給阿孃點著玩可以,但絕對不能常用,謝知願意給阿孃玩一段時間,是因為有小蘭看著,但小蘭不能一直幫阿孃點燈。
謝蘭因說:“那你把小蘭給我不就成了?”
謝知啼笑皆非:“那怎麼行?我養了這麼多孩子,也就小蘭這麼三個孩子在課業方面稍微出眾些,我有大用的,怎麼能給你當點燈丫鬟?”
謝知收養很多孩子,也都教這些孩子讀書認字,但是大部分人也就只能把最基本的千字經認全,這還是謝知推廣簡化字的結果。加法乘法口訣表,謝知也推廣了,可大部分孩子也只能從一數到一百,一百以內的叫減法,乘除就不行了。倒是謝知推廣的各種手藝,大部分人要學的比文化課知識更用心也更快。
在大部分人看來,謝知收養的孩子都很有文化,都能認字數數,可在謝知看來,這些孩子連脫盲都不算。在現代就是沒上學的孩子都會這些,還比這些孩子學得更好。要說古人智商比現代人低,也不盡然。現代孩子為何能比古代孩子更好教?還是因為一個社會氛圍,當一個孩子身邊環繞的人,都可以信手教他們認字、數數時,古代孩子也跟現代孩子一樣。
所以謝知對收養的孩子,文化課要求不嚴格,他們願意就學,不願意只要能認幾個簡體字就好。數數能從一數到一百就夠。甚至他們長大後,想要離開謝知都任他們來去自如。但是沒有孩子願意離開,在這個讓人吃飽就能讓人誓死效忠的時代,謝知給孩子們提供的條件太好,沒有哪個孩子願意離開謝知。
小蘭和另外兩個男孩子是孩子中少有願意沉心學習的孩子,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