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1 / 4)

小說:古代人保護區 作者:圈圈

他的嫡孫去年禍及瘟疫,高燒不退,藥石無醫,眼看就只有一口氣吊著的時候,他拼著老臉求到了國師府。

剛從祭臺下來的國師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卻還是點頭應下,派人將他孫子接進了國師府,半月後送回了一個活蹦亂跳的人。

這臺上臺下,受到恩惠的,又豈是他一人?

還沒等國師回答,已經有幾個人也上前了幾步,口中都是關切:

“國師,聽聞身體染疾,現在看著大好,是不是已經無恙了?”

“國師清減的厲害,可要保重身體。”

“我那有支百年參,一會兒遣人送到國師府上,還望國師千萬要保重身體。”

……

葉長謙神情溫和,眼中似是帶著笑意,細看時,卻又像是沁著悲憫:“我病臥床榻,渾渾噩噩,不知歲月流轉。前幾日大好,已是幾月過去,恰逢論學在西市搭臺,想著自己許久不出來走動,就來湊湊熱鬧,希望各位大人和先生們,不要嫌棄我才是。”

肖長林作為這次論學的主持人,在見得國師樓面的時候,便激動不已,面上神色不顯,但是雙頰泛紅光:“國師能到,是我們求之不得之事,哪裡會嫌棄。”

葉長謙:“那剛剛關於‘神’之論……”

肖長林終於找回些理智來,低聲清了清嗓子:“國師請。”

葉長謙一展袖,長髮隨著衣襬鼓動,他眉眼悲憫卻又淡漠,立於臺前幾乎像是要乘風而去。

“神掌天道,餘駑鈍,只窺得半分天機,學得一分仁義。”

“神之生民,非為王也,而神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神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神奪之。”

“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若四時;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惡戾,任德遠刑,若陰陽;此之謂能配天。”

“王者聽不聰,則水不潤下,而春夏多暴雨,雨者,水氣也,其音羽也,故應之以暴雨。王者心不能容,則稼穡不成,而秋多雷……”

……

經過歷代國師的努力,現在古代區,已經處於君權神授的萌芽期。

但是皇權強盛,對於君權的合法性,史書上有記載的帝王皇權,都是透過征戰和武力來建立權威。

他們更傾向於現代區秦漢之前,對於神靈的認知,將一切認為不可控的自然現象,不能理解的物理化學現象,都歸納在“神鬼”之中

所以祭天,更多也只是“驅邪”、“平息神鬼怒火”的封建迷信。

而不是有理論體系的,將君權的合法性,歸於“天賦”或者“神賦”,將其作為一種鞏固統治的手段。

這在封建社會,其實是雙贏的。

國師條理清晰,從君權神授,說到民本,再說到君權的限制。

無論是臺上還是臺下,都被這成套的理論給說蒙了,醒了之後細細咀嚼,再聽下去,不同人品得的東西截然不同。

尤其是統治者階級的眾人。

餘初是唯二清醒人中的一個,她看向另一個清醒的譚大爺:“譚隊,這稿子誰寫的?”

“小陳?”譚憲想了想,“可也能是小張,他們倆不都是新來的文科生麼,所以就讓他們鼓搗個稿子,怎麼了?”

餘初揉了揉太陽穴:“您年底扣這倆貨獎金吧。”

“這稿子有問題?”

“也不算有問題,就是太偷懶了,不給個教訓以後會出事兒”

這稿子全文複製貼上,基本上把董仲舒、陰陽學說、春秋繁露什麼的都抄了一遍。

省事也不是這麼來的。

“好,我回頭記上。”譚憲點頭,視線回到論學臺上,嘆了口氣:“趁著去年信仰值炒的最熱,我們想著在春祭上再來一波,稿子就是國師預定在祭天台上要用的。我們商量著,等春祭演講之後,五大駐點在底下同時操作,勢必把君權神授這一條給坐實了。”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搭建神壇,就被人下手為強,春祭也錯過了。

過了一會兒,餘初開口:“譚隊,其他人呢?”

“在宮裡,不過不是你想的那樣,這事兒我回去跟你解釋。”

餘初懸了幾個月的心,終於落了一地,她視線落在了臺上的白衣人身上,聲音輕的幾乎要被隔壁聊天的人聲淹沒了:“譚隊,最後一個問題,國師……他叫什麼?”

“葉楚,字長謙。”

一刻多鐘後。

臺上的葉長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