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鑾殿上,御史張大人和王大人,還有金大人三人聯名上了摺子,翻出了十多年前風家滿門抄斬的案子來,並是呈上了證據,並有證人等著上堂作證,力證風家一案是冤案。
滿朝文武百官均驚。
坐在龍椅上的正德帝看不出喜怒來,只腰挺直了些,這個動作便是站在他旁邊伺候著的張公公都沒有注意到。
眾臣驚訝過後,滿朝文武都靜默等著正德帝的命令。
便有人想說什麼,想了想也都保持了沉默。
這案是先皇駕崩的時候,皇上處理的第一件事。
所以,若真是冤案,那也就是說當初皇帝冤枉了風家。
那當年的主謀秦王呢?因謀殺皇帝,乃是滅九族的重罪,但凡牽扯進去的人都不會得到輕饒,而據查,當年的風太醫謀殺先皇是受命於秦王。
先皇膝下四個兒子,最為受寵最小的昭王周珩,最為能幹的是秦王,最得先皇倚重的是晉王,在晉王和秦王的映襯下下,當年中規中矩的正德帝卻倒沒有那麼顯眼。
謀殺先皇的主謀是秦王,當然秦王府和風家一樣也是砍了個乾淨,而與秦王關係好的晉王當然牽扯了進來,當然也沒有沒逃過,被貶為了庶人發配到了邊疆,一家子沒熬上幾年都死了。
難道如今這案一翻出來,是秦王的舊部?還是晉王的舊部?還是說,說當年的秦王和晉王也都是冤枉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是當年的事是錯判,又能如何?這謀殺君主,向來都是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一人。
這爭儲,向來都是鮮血鋪設而成。
若風太醫是冤枉的,那秦王和晉王都是冤枉的,那會是誰?當年的昭王不過是幾歲的孩童!那——眾臣把頭垂得更低了。
朝堂上一陣沉默。
正德帝目光移向周珩,眼底帶著戾芒。
周珩面色如常一幫冷淡,如是冬夜裡的寒星,高貴而冷漠。
正德帝看了他兩眼,收回了目光,掃視了一圈見眾人沒有吭聲,便點了頭,暫時吩咐了下去,讓大理寺和刑部,還有御史臺先一起審理此案。
接下來沒有什麼事就散了朝。
正德帝回了御書房,臉陰沉沉的直接就把宮女上來的茶給砸到了地上。
“奴婢該死。”嚇得一眾宮女和太監都臉色發白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張公公輕聲勸道。
正德帝長長地吸了兩口氣,擺手,“都退下吧。”
除了張公公,其餘的宮女和太監忙退了出去。
“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