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也突出其來的掛起了果子; 還一掛就是一大片; 看樣子……實在認不出是什麼; 不過成熟期應該是在八九月份; 就是夏末秋初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的果實會全部用來留種,種子仍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種植方式。
與西瓜和果樹的豐收比起來,人丁的茂盛就顯得不怎麼奇怪了。
姜姬自己都意外了,從去年到今年,也就是她登基後的這一年裡,鳳凰臺方圓一百五十里內,各區新生兒的數量超過了去年的四十倍。
如果說在她沒登基衣,那一年的新生兒有五千人的話,今年統計的去年一年的新生兒數量是二十萬。
姜姬聽到這個數字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造假。
眾所周知,她用的《戶律》中對新生兒和女子都是有優待的,新生兒在十歲以前不但不抽稅,還會每月發一斗糧。
別以為鳳凰臺附近的百姓就不缺糧了,除了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十分之一之外,剩下的十分之九都是普通百姓。能多一斗是一斗。
現在有這麼一個方便的辦法可以每月多得一斗糧,為什麼不幹呢?
以前她是安樂公主時,相信的人還沒那麼多。現在她當皇帝了,信用程度不可同日而語:於是百姓們出於對她的信任,開始瘋狂的“生孩子”。
姜姬能猜得到這四十倍的人數中肯定有造假的!
她不免暗歎,以前她放縱此事,睜一眼閉一眼的,為的是安撫人心,取信於民。
現在她已經不需要再用這種方式來收攬民心了。
那就必須——
王姻問,“陛下,是否要嚴查此事?”
姜姬搖頭:“查的話,過於消耗人力。”也浪費時間。
更何況讓官去查民,就算沒事,百姓也會脫一層皮。百姓是貪心,她可以不讓他們貪,畢竟發糧的是她,她一句話就可以不發了;但如果指百姓為賊,令官吏去審查百姓,那就要考慮官吏會對百姓使用的手段和一定會出現的濫權行為。
她能防著不讓百姓過貪,卻不能完全禁止官吏對百姓的掠奪。
但是,也必須防著如果她一口氣說不給糧了,會有養不起孩子的百姓將好不容易誕生的新生兒扔了或除掉。
要好好把握這個度才行。
她將憂慮一一道出,對王姻等人:“諸公可有良策?”
王姻等人開始陷入思索中。
陛下與以前的皇帝不同。以前的皇帝治國靠世家,對待世家的辦法他們多得很;但陛下治國更多的是依靠百姓,所以他們口袋裡那些治民的手段就不夠用了。
不像以前,如果人口太多就加稅,如果人口太少就減稅,如果百姓不馴就重刑……等等。
但陛下現在的難題是既要控制百姓“說謊”的程度,在某一個界限內,陛下願意縱容他們藉此取利,超過這個界限就必須……拒絕。
還不是嚴懲。
陛下顯然不打算處罰假造新生兒的百姓,還擔憂過於嚴格會令百姓殺子。
王姻沉吟片刻,說了一個主意:“雖是百姓多報新生兒,但官吏才是上報之人。不如審查官吏,若他們沒有據實上報,有欺瞞作假的地方,就處治官吏,如何?”
姜姬點頭:“這樣也可以。”
白哥又想出一招:“若責成官吏重新審查新生兒數量,恐怕他們擔憂受刑而做亂,不如將其調開,命他人重新統計。”
姜姬點頭:“尚可。”
接下來大家集思廣益,總算想出一個對百姓傷害最小,又可以藉機審查底層官員的辦法出來了。
姜武帶著人快回來了,姜姬在眾人都走了以後,留下王姻,問他:“阿鄭如何了?”
王姻笑道:“與他媳婦過得很好,平日什麼話也不說,像個啞巴。”
姜姬點點頭,“讓他準備準備,等阿武回來,就該他出來了。”
王姻回家後過了幾日,恰逢休沐,就道要自己一個人去別院輕鬆輕鬆,沒有帶一個兒子與妾侍,只帶了幾個從人。
王家在城裡有不少別院,都是別人贈給王姻的,還有他趁鳳凰臺世家衰弱奪來的。白哥就說憑王姻現在的家底,這麼多人恨他一點都不冤。
王姻到了別院,管家上來問好,王姻道:“不用讓人跟著我,我隨便轉轉。”
然後踱著步,慢慢悠悠的晃到了一處桑林。
桑林不遠處就是蠶房,一個婦人帶著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正在蠶房裡忙活,看到王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