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都非常憤怒。
但諸侯王當時虎視眈眈,江北各族在經過漫長的爭鬥後,還是答應每年按時朝貢皇帝,這才平息了干戈。
七百多年過去,新的人君似乎更看重百姓?而非氏族嗎?
江北各家的人秘議了幾番後,都打定主意,一定要探明這個人真正的意圖。
江北的人可以不反對他,但他也不能去江北有太多的約束。
不然,就算姜將軍手握利器,他們也不會退縮的!
江北共一百三十八座城,大家聯合起來,他們就不相信這位還沒有登上大寶的人君不會更加慎重!
距離鳳凰臺越來越近了,各村各地百姓祭祀的事也更多了。
他們這才聽說,原來安樂公主聽聞姜將軍大勝歸來,打算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來安撫亡靈,誇耀勝利。
江南各地聽到此訊後,紛紛主動貢上禮物,以示對姜將軍的崇拜與愛戴,以及對他的勝利的讚美之情。
許多讚頌的詩歌也流傳了出來,大街小巷都有人誦唱。
當再看到姜將軍的隊伍時,百姓們也會自動自發的對著隊伍誦唱歌謠,讚美歡呼。
隊伍中的江南世家不免苦笑。
但更讓他們吃驚的不止這個,而是他們路過的城鎮幾乎都修了非常好的路,寬闊又結實,大軍在這樣的路上行進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行進途中更是看到無數的良田與辛勤耕種的百姓。田裡牛馬拉著形狀奇特的犁,翻地翻得又快又深。
這下連江南世家都吃驚了,因為在他們的城裡並沒有這樣的犁。
特別是他們還看到了最多五條牛並行拉的犁,一塊田這五條牛來回兩次就能犁完了!
這是何等的速度!
江南江北各家都知道農事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立刻派人出去打探這種犁是不是魯人之物?百姓只會說這是公主賜下來的,別的也說不清楚。
不等他們找到此犁是哪個工匠所造,已經到了鳳凰臺。
今日的鳳凰臺比起往日來絲毫不遜色。城牆廣深,城門洞開,百姓穿梭往來。城外的市場大得不像話,商人的集市擺了十里長!
他們一路跟著姜將軍來到宮門前,士兵排列整齊,並沒有退下回營,顯然姜將軍是打算帶士兵進去演武誇耀的。
這也是應該的。
宮門前已經有人等候了。
姜將軍命人去請他們出來,隨他一同去拜見安樂公主。
一人試探的問:“只是拜見公主嗎?宮中可有別的貴人?我等只怕失禮,還請將軍直言相告。”
姜武:“自然只有公主。諸位請隨我來吧。”
說罷,他重新上馬,佩劍不解,就這麼直接進去了。
但除他之外的世家們卻必須要將隨身武器留下,護衛們也必須在宮外等候。
一群人只得跟在姜將軍的馬後步行進去。
這些人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只怕今日他們就要拜見安樂公主了。
有些太急了。
又有一人追上前面的姜武,懇切道:“我等長途跋涉,面容有汙,衣衫不整,還請將軍容我等回去收拾整齊,明日再來拜見公主。”
姜武:“我領兵出征,回朝後難道還能先回家再見公主嗎?你們是跟著我回來的,我當然要先帶你們去見公主,才能放你們走。”
這話也不錯。
這些人只好算了。
不算也不行。這宮裡十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回都是巡邏的衛兵。
遠處也能看到腳步匆匆的文書們,身後帶著的小吏或擔或抬著文書卷集等物。
這不像一座沒有皇帝的空蕩蕩的宮城,倒像是一座已經有了主人的皇宮。
姜將軍有馬,世家們卻必須要靠自己的兩條腿跟上。走得氣喘吁吁,才來到了廣御宮前。
有來過鳳凰臺的人已經發現這裡跟以前不同了。
廣御宮前原本的牡丹園已經不見了,不管是夏季盛放的牡丹還是冬季結滿絹紗的假花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副宮。
兩座副宮呈拱衛之勢圍繞著正中央的廣御宮,副宮裡可以看到有無數的人在裡面忙碌著,門前廊下,階上階下都有長衫玉帶計程車子來來往往。
殿中可能是為了採光,門窗大開,或做成格窗,現在已經是深秋初冬時節,殿裡的人凍得瑟瑟發抖。殿裡燒著巨大的鼎,飄出米湯的香氣。時不時的看到有殿中的人去盛一碗香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