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奶聲奶氣的背兩章書取樂。
前頭,徐樹不得不代父安慰眾人。
所有人找上他; 都是來哭的。
哭多了還有當場自殺的。徐樹帶著年長的兒子和幾個能幫忙的弟子; 累得心力交瘁。
倒是奉旨回家休息的徐公這段時間以來吃得好,睡得香,還沒心事; 看起來鶴髮童顏,精神好極了。
徐樹其實也對陛下突然給三個商人封了爵而不滿!怎麼可以如此厚待商人呢?
他覺得陛下此舉是失當的; 是……登基以後過於自大了; 需要他們這些人好好規勸才行!不然繼續下去,恐怕陛下會做出更多失當之舉的。
徐公聞言盯了他一眼,開始問他要不要把回孃家的妻子接回來。
徐樹頓時垮了臉。
他也是這次回來後才知道; 當年,他和父親一起被雲賊劫走後; 他的妻子就歸娘了。
照陛下新律的說法,這叫“離婚”了。
還是他妻子主動休夫的。
這叫徐樹剛回來時得知此事受了很大的傷害。但更叫他生氣的是他與妻子的三個兒子都勸他接受此事。
兒子們都道,既然已經如此了; 不如有點風度接受好了; 不要哭哭泣泣的; 更不要在外面口出惡言,這樣臉上就更不好看了。
徐樹被兒子們氣得手抖,倒還真不想哭了。
長子說,你與母親也算相伴半生,現在孫子都有了,也沒幾年好活了,何必再爭這是非長短呢?
次子說,母親的年紀也不小了,當時讓她隨我們逃走,路上那麼辛苦,有個萬一就成憾事了,所以當時母親歸家我們都是贊成的。
三子最氣人,道:“爹,你怎麼不問問喬姨和梅夫人在你走了以後去哪兒了?”
徐樹氣炸,怒道:“二婢何以以與你母相提並論?!”
三子才不管呢,連珠炮似的一口氣說出來了。喬氏與梅氏都是徐樹的愛妾,在徐家有夫人之稱,雖然不及徐樹的原配地位高,但徐家又不愛折騰人,尊卑不顯,所以二女長伴徐樹身側。
兩人也不少生孩子,都被徐樹記到旁支養育長大,祖譜上雖然血緣遠了,但仍是姓徐。
三子也是有子有孫的人了,從小就見慣了徐樹喜愛婢女的樣子,又因在家中排行第三,不像大哥和二哥那麼規矩,最喜歡拿話刺徐樹。
徐家剛出事,徐樹這兩個愛妾就都離開了。她們本也是小家之女,家中也薄有資財,二人又是徐樹的愛妾,沾了徐家名字的一朵花都比別處更珍貴,何況家妾呢?於是這二人離開徐家後,反倒都再嫁了個好人家,對外也可稱道——畢竟是徐家“人”,教養、學識更勝旁人。
三子就不忿了。徐樹回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