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料不到會嫁去顧家那樣的大家族。到了上京,童老爹每個月有月俸,儘管已經竭盡所能地節省開支,到底一個月也剩餘不下什麼。顧家雖然是商賈,可也不是他們家能比的。如果不是童二叔給了那些銀子,若遠大婚還不知是什麼樣。

“差不多也快結束了,等回到吏部就能歇歇了。”童老爹猶豫著,又道,“顧家這一次倒叫人刮目相看。”

周氏愣住,不明白童老爹這話從何說起?

“每每遇上天災鬧年,那些商賈少不得要從利益出發”旱情在初夏便露出端詳,農戶能注意到,商人更是善於關注這些。初夏起便有商人開始從小商戶手中購買米糧,只等後來米價抬高能大賺一筆。

顧家此舉帶動了大批上京權貴隨之效仿,並無人從商戶手中購買米糧,以此便能動搖那些商戶的意志,認為朝廷早已做好準備,想要抬高價格只怕不易。到時候朝廷便能收購這些低價米糧,作為賑災米糧送往災區。

童老爹這些日子去戶部,忙的便是災情一事。只是,如此一來,顧家便被那些商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那些大商家,多多少少與朝中官員有些關係,否則,賑災一事如何行的這般緩慢?直到現在才有了眉目。

蔣蓉華聽說童老爹回來的路上揮了一跤,也唬得愣住,琢磨了許久才開口朝童若遠道:“我跟來的陪房裡頭,有個十一二歲的小子,是惠兒的弟弟。惠兒和她弟弟從小失去父母,買下惠兒的時候,覺得她們兄妹可憐,就把她弟弟也買下了,這次他要跟著惠兒一起來,母親應了。只年紀小也不能做別的事,你看如果叫他跟著老爺總算是個人跟著,有什麼事兒也能及時回來告訴咱們。”

童若遠蹙了蹙眉頭,蔣蓉華心裡一緊,只怕他多心,忙解釋道:“老爺這樣,娘心裡也不安,總是會安排個人跟著老爺,我想找外面的,還不如找熟悉的。要不,你先瞧瞧他?”

蔣蓉華說的有些急,雙頰微紅,眼裡流露出不安和緊張。剛才沒有細想,說完了才想到,惠兒是自己帶過來的人,惠兒的弟弟也是算是自己身邊的人,叫惠兒的弟弟跟著老爺,好像她已經按耐不住往這個家裡安排自己的人。多少,是有些衝動了。

蔣蓉華暗惱地閉上眼,隔著衣裳,冷不防腰上突然多了一隻手臂。頓時心裡一慌,熱氣撲面而來,“我去和娘說。”

蔣蓉華心頭一熱,又紅了臉,接著腦袋就迷糊了。

第二天,吃了早飯送走童老爹,童若遠就找周氏說了這事兒,周氏心裡自然歡喜,看著蔣蓉華,眼底除了慈愛還有一絲尷尬,畢竟是兒媳婦的人,她卻拿來用。

惠兒的弟弟小名寶兒,叫著感覺怪異,就改作大寶。

“讓大寶跟著老爺,他也有事兒做了,還能跟著老爺長些見識。”蔣蓉華微笑道。

童若瑤差點兒笑出來,大寶,這名字改的,聽一次就絕對會記住了。

周氏答應了,蔣蓉華給惠兒打了眼色,惠兒笑著轉身出去,一會兒就帶了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進來。大寶一身上下非常乾淨,按理是還沒過調皮搗蛋的年紀,可瞧著倒是極懂事的,一雙眼睛透著機靈,見了大夥也不怕生,立刻跪在地上磕頭,道:“以後小的一定盡心盡力服侍大老爺。”

周氏忙叫他起來,朝陳媽媽道:“以後跟著老爺,就要在家裡住下,你瞧著給他單獨整理一間屋子出來。”

陳媽媽笑著答應,大寶又磕了三個頭,惠兒喜的合不攏嘴。雖然都跟著小姐來了,可弟弟在外面,世上又只有這麼一個親人,年紀還小雖然小姐給他找了養父養母,可不在眼前也由不得她不去擔憂的。現在在府裡住著,橫豎每天總能看到。

這事兒定下了,童若遠去先生哪裡,陳媽媽領著大寶下去,惠兒跟著去幫弟弟收拾東西。屋裡就刺下週氏、蔣蓉華、童若瑤三人,周氏提起顧家,童若瑤垂下頭。

蔣蓉華已經算是過來人,但也算是新媳婦,自嘆有些不好意。可週氏當著她的面兒說,便已經將她當做自己人了,在還是姑娘的小姑子面前,很快就覺得自在了,笑道:“大聘的日子定下了?”

明年二月之前完婚,就是正月裡,按照大聘百日內過門的習俗,最遲也就是下個月了,總不能推辭到年後。周氏道:“就是最近了。”

“那我們可就要預備起來,四妹也有好多針線活計要自己親手做了。”說著扯了扯童若瑤的衣袖,一扭頭卻見周氏臉上的喜氣並不多。笑容便僵持在臉上,“娘,您怎麼了?”

周氏回過神,搖了搖頭。也許是嫁女捨不得的情緒在作怪,周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