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官屠 作者:抵制日貨

息的機會,畢竟擁有相當不錯的基礎,但卻抵不住繼任者的瞎折騰,到魯迦和陶明仁接任的時候,差不多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了,原來的集體企業基本上被糟踐精光,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工業園區也敗落了。

曾經因為環境問題才制止開採的鱉嶺金礦,在這幾年又斷斷續的被一些關係戶拿去濫採濫伐,一旦出現問題,就臨時叫停,等風頭過去了便依然如舊,曾經是沿山地區支柱產業的白雲石開採加工,因為面子工程的緣故被徹底取締,僅有的幾家,也都有著很硬的靠山。

可以說,藍山這幾年很是走了許多彎路,魯迦和陶明仁都是陳子華曾經的手下,兩人私交本身就不錯,搭班子後,確實也是抱著雄心壯志準備大幹一番的,可接手之後才發現,如今藍山縣能拿的出手的成績,居然就剩下當年陳子華搞的天麻養殖了。

藍山縣原有的那些工業基礎,如今差不多就剩下個空架子了,但機構編制卻依然還在,每年還吃著本就捉襟見肘的財政,想要進行整改,卻又困難重重,隨便動那一攤子,都得大筆的資金,對於藍山縣目前的財政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陶明仁的想法並不複雜,也沒有一口吃個胖子的念頭,“工業園區當年就是倩華酒業帶起來的,如今縣裡雖然還在勉力經營著酒廠,但也僅僅是勉強維持個收支平衡,想給縣裡創造財政收入是想都不用想了,連帶的,臨河鄉的葡萄園基地都受到了影響。”

陳子華聽陶明仁說起臨河鄉的葡萄園,眉頭忍不住微微一皺,葡萄園基地還是當年張敏擔任臨河鄉的鄉長時建起來的,當時可是費了她不少的心血,因此,這些年雖然倩華酒業已經從藍山縣撤資,但葡萄卻始終沒有停止收購。

白雲山生產的紅酒,原材料基本上都是藍山縣臨河鄉的葡萄園基地提供的,但白雲山的釀酒並未工業化,所以能消耗的原材料實在有限,臨河鄉可是已經發展成了萬畝葡萄園的規模,大部分葡萄還是供縣酒廠釀酒的,縣酒廠效益差,葡萄園自然也受到影響。

陳子華擔任藍山縣委副書記的時候,最成功的改制就是釀造廠、乳品廠和副食廠,其餘的縣企只不過剛剛開了個頭,但隨著他和梁珊先後調離,這些工作基本上都半途而廢了,比如縣裡最大的企業玻璃廠和氮肥廠,如今都變成依靠財政吃飯的閒人集中營。

玻璃廠將地皮低價賣給了鴻達地產,被改建成藍山縣最大的娛樂城,廠房、裝置等都沒了蹤影,工人則放了長假,拿著每月幾十塊的生活費,廠子的領導架構卻還在,靠財政養著一幫當官的,這幾年人員編制還比當年有所膨脹,其他縣企也都大同小異。

其他位置不錯的縣企,都走了差不多的路子,所以,如今的藍山縣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卻蘊藏著極大的危機,那些看似歌舞昇平的娛樂城裡面,做意外服務的女性,再也不是當初來自貧困山區的女孩,而是清一色的下崗女工。

魯迦的神情也有幾分沉重:“若是臨河的萬畝葡萄園也砸了的話,藍山面臨的社會危機便有可能隨時爆發,當年經過整治的社會秩序,如今也早已面目全非,您還不知道吧,寧林上任公安局的局長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居然是緝毒。”

當年陳子華還在藍山縣的時候,曾經進行過幾次非常嚴厲的整頓工作,吸毒販毒幾乎在藍山絕跡,最起碼沒有滋生的土壤了,但這幾年卻又開始死灰復燃,而且比之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隨之帶來的連帶影響,就是社會秩序的問題,治安環境也越來越差。

陶明仁接道:“如果縣釀造廠能夠起死回生,不但可以解決葡萄園基地的問題,其他隱藏的社會問題也會暫時得到抑制,讓縣委縣政府有了緩衝的時間。”他的這個理由其實非常勉強,但需要表達的意思卻很明白了,就是希望倩華酒業再回來。

陳子華並沒有太過在意陶明仁和魯迦的困窘,若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說明他們擔任縣委書記和縣長並不稱職,光有決心不行,還得有相應的能力才成,但他卻被陶明仁的話題勾起了另外一件心事,那就是張敏的事情。

張敏的死,實際上給陳子華造成的困擾還是相當大的,從她對身邊女性的態度上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幾年,陳子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為張敏報仇的事情,當年的真兇已經伏法,但幕後的人卻依然逍遙,因為種種原因,這宗仇怨一拖再拖,最快現在似乎可以動手了吧。

劉建國在換屆之後還呆在軍委副主席的位置上,但實際上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退居幕後不過是時間問題,陳子華覺得,張敏的事情不能等劉建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