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材質。
圖畫非常精美細緻,不過陳子華看了許久也沒有判斷出這張金屬片上雕畫的是什麼東西,不過可以斷定的是,絕對不會是文字,因為其中一面的圖畫當中有一個人的形象。雕畫得惟妙惟肖,清晰可辨,但要從這張圖畫當中看出什麼意思,卻有些困難。
林月虹道:“單從一張圖當中是看不明白的,必須許多張相互連貫的圖片放到一起,才能大致判斷出來,目前已經從湖底發掘出這種金屬片一百三十二張,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初步肯定是連貫的,不過更大的問題出來了,似乎這種金屬片缺失的非常厲害。”
陳子華沒有問其餘的金屬片在什麼地方,即使拿來了,他也不一定能看明白這裡面畫的是什麼東西,輕輕放下手裡的乳白色金屬片,側頭看了一眼馮雅君,道:“能不能鑑定出這些金屬片的年代和材質?”
以他目前的眼光,還沒辦法僅憑肉眼就判斷出這些金屬片的大致年份,更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已經有這種金屬出現,同樣的,對於這種金屬的特性,就更不瞭解了,他跟馮雅君當初見到這些東西時的第一感覺是一樣的,很難相信這些東西會是古代之物。
馮雅君聞言一笑,道:“要不,咱們再建一個材料試驗室?”
陳子華沉吟了一會兒方才道:“為了這個遺蹟,咱們總共投進去不止十億美金了吧,也不在乎多建幾個實驗室,問題是。人才從哪裡來?”建實驗室、買裝置等等,只要有錢就能做到,很多精密裝置可能國家都不一定能買回來,陳子華卻有辦法弄回來。
但光有裝置也不行,還需要精通這方面學科的高階人才,指望自己培養,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招募科學家,更難行得通,馮雅君提出這個建議也只是開玩笑的口吻,下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