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整理了一遍,只要是孤本全部抄錄,然後捐給書樓了。
魏溪沒想到的是,原本是要給孩子們擴充視野的書樓,最後成了皇城,乃至大楚書生們最為嚮往之地。
不過,也是因此,魏溪經過此事之後,對秦衍之的印象大為改觀。
日子原本就在慢悠悠中度過,臨近臘月,三王之一的賢王突然病逝了。
☆、第109章
差點奪得帝位的賢王居然死了,滿朝的官員們那一天幾乎都是啞的。
賢王重病這大家都知道。只是,從賢王就藩後,哪一年不病呢?皇上最近正好又提出削藩,都沒給滿朝文武一個反駁的機會,聖旨就直接發到了地方上。眾人琢磨著,哪怕沒病呢,賢王接了聖旨也得病一病。
換了新帝剛剛登基那一會兒,估計說削藩的話,朝廷立馬會換個皇帝來做。大楚與西蒙大戰之前,皇帝說削藩,別人還以為他在說笑。當然,那時候的情況是,皇帝所有的聖旨都要經過內閣撰寫,修正,甚至還會駁回。
四年大戰後,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明顯提升的同時,還有他對朝廷的掌控力。內閣,說個不好聽的,他們的權柄並沒有被削減多少,朝中大小事一樣要經過內閣的手,才會被分批送到皇帝手中。只不過,真正的大事,比如打仗,削藩這等大事,他們能夠撼動帝王的年月已經過去了。
大楚一半的兵權被皇帝掌握在手中,那可不是說笑的。
有了兵權的皇帝那腰桿子比任何人都硬,同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削藩的聖旨下達下去後,地方上的藩王們一時之間居然沒有異動,至少是明面上的異動。所有的角逐,所有的爭議都在暗中進行。
少年天子那之後看起來每一項毫無關聯的旨意背後都開始展露起深意。內閣中一半的人開始恍然大悟,穆家被壓制,原來不止是因為外戚的權柄過大,想想穆家地方勢力被連根拔除後頂替他們的官員是誰吧?都是皇帝這些年來提拔上來的新人,是最忠實的保皇黨,而且大多背景清白,與朝中權貴世家大族毫無聯絡,或者瓜葛甚少。
這樣的人,立身的根本是自己的才學,他們從科考後被帝王選中,然後放入最窮困最貧瘠的土地上去任職,優秀者逐年被提拔,然後在必要時就成了皇帝手中的刀,深深的扎入權貴世族的腹部,隨時可以將他們的勢力絞個天翻地覆。
穆家的倒下並不是突如其來,而是早有謀劃。
賢王一倒,朝廷的賞賜祭儀隨著新賢王的任命詔書一起去了屬地。秦凌,一個被打落到塵土中的天之驕子在十年的蟄伏後,再一次一飛沖天。
老賢王的屍骨還未寒,新賢王就雙手送上了新一年的貢品,琳琅滿目的貢車的隊伍第一輛剛剛走入皇宮,最後一輛還沒進皇城,盛況空前,平民百姓們也開始對賢王屬地的富饒有了更深的認識。
地方藩王是必須每年向朝廷納貢的,老賢王就藩多年,每一年別說是一匹馬一頭牛了,就連一粒米都沒讓皇帝見著過。有他的帶領下,餘下兩位齊王和睿王那是有樣學樣,別提有多無視少年皇帝的威儀了。
他們有太皇太后撐腰,其他古早的王爺們跟朝廷的情分早就淡薄了,雖然不會無視朝廷,可是那貢品也是逐年減少,與西蒙大戰的那四年是根本沒有見過影子。直到大戰得勝後的那一年,才又復納貢。
所以,太傅對皇帝想要削藩的決心是表示十二分的明白,哪怕心裡還在忐忑,明面上那也是百分百的支援。
秦凌這一手,簡直把老齊王和睿王的臉給打腫了。
你老子是被皇帝給趕出來的,你小子居然去貼小皇帝的屁股,找死不是?
老賢王的棺材還沒入土呢,老齊王和睿王就抓著秦凌開揍了。當時參加喪禮的人何其多啊,各地的藩王們都來了,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老領頭羊和新頭羊給打起來了,那個興奮,那個鼓動,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一個個都上去摻一腳。
齊王和睿王那是常年習武之人啊,拳拳到肉,下手根本留後路。秦凌眼看著就要被兩個叔叔給活活打死了,結果,睿王突然中風,倒下去直介面吐白沫,睿王的兒子也在現場,驚嚇得當場就掀開了眾人想要攙扶自己老爹起來,也是個孔武有力的,動作太大把齊王給推翻了,砸在了靈堂的供桌上。供桌上有什麼呢?香火燭臺,三根臂膀粗壯的高香,一對腿兒粗的蠟燭,銅製香灰爐子,還有無數的瓜果豬頭雞鴨魚肉和紙錢。
這麼一推,齊王的腦袋直接撞機在供桌的桌腿上,燭臺先倒了下來,然後才是其他雜物,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