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往日與之磨皮糾纏的好性子,開始強硬了起來,硬是在殿試前一天,將文遠侯府的削爵事宜,處置完畢。
但這還沒完。
瑞王將這段時間,文遠侯府屢次拖延他辦差、文遠侯府府內所查到的貪墨、舞弊等蛛絲馬跡,全都成了文書,一紙奏摺,遞到了元武帝跟前。
鐵面王爺,這是在秋後算賬啊!
當日早朝,御座上的元武帝拿著瑞王遞上的奏摺細看,久久都未說話。
要說文遠侯府具體是依附於哪位王爺,到也不見得。曹家更像是一個萬精油,多多少少和每位王爺、皇子都有那麼點兒曖昧不清的關係,不特別交好某位王爺皇子,也不與某位王爺皇子太過疏離。
就連瑞王和劉桐,都曾經受過文遠侯府的殷勤。
可惜,文遠侯府走的明明是事不關己、兩不相幫的路子,到了,卻栽在了瑞王的手裡。
元武帝將瑞王呈上的奏章交給寺人,令其當殿宣讀。
大殿內鴉雀無聲,太子的目光晦澀,沉沉地看了瑞王一眼。
文遠侯府雖說並沒有投靠太子陣營,但畢竟與太子、幾位王爺都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最近文遠侯府庶女曹藝丹,更是嫁給了太子帳下的忠心之士方朔章。
曹藝丹想要站穩在方家的地位,也處心積慮想要提升自己在孃家的地位,所以積極促進方朔章和文遠侯府的往來。相對的,方朔章也在太子跟前提過文遠侯府,與太子也商量過是否要起用文遠侯府的人。
在外人看來,甚至在太子看來,這又何嘗不是文遠侯府對其的示忠?
哪怕是削爵,那又如何?朝堂上人誰瞧不出來,削爵乃不可逆轉之大勢。
爵位沒了,可家族傳承仍在,幾百年累積下來的人脈、資源,比起爵位來也不可小覷。
可如今,瑞王一紙奏摺,或許又要剪除太子唾手可得的羽翼了。
如何不讓太子恨得牙癢癢?
寺人宣讀完畢,太子也不出聲,仍舊是朝著朝臣裡使了個眼色。
便有大臣上前奏道:“陛下,臣聽聞,瑞王於文遠侯府辦差期間,受了不少刁難責備,甚至此前也曾因此事,在陛下面前,丟了臉面。如今兩府削爵事畢,瑞王所奏,卻只提及文遠侯府,而對安國公府未置隻言片語。這……”
該大臣隱晦地看了瑞王一眼,給足了殿上人暗示:“焉知,這不是瑞王爺心中不忿,遂……”
“遂什麼?”瑞王平淡地接過話道:“陳大人的意思是,本王因文遠侯府對本王怠慢,視本王於無物,屢次三番干擾本王辦差,甚至致使本王在御前受責,所以本王心中不忿,遂藉此尋機報復文遠侯府嗎?”
陳大人頓時搖頭道:“微臣豈敢?”
“可本王聽著,陳大人話中,便是這個意思。”瑞王聲音仍舊平平,他拱手向元武帝道:“父皇,兒臣削兩府之爵位,皆按章程辦事,並無半點私心。安國公府忠君愛國,並無任何不妥,兒臣對其並無任何不滿,也無任何檢舉揭發,難道不是正常的嗎?至於文遠侯府,兒臣所查,皆有理有據,父皇若是心中存疑,大可另擇良臣,重新查證。”
瑞王撩袍跪下:“兒臣,不願受此等無來由的汙衊,還請父皇,還兒臣一個公道。”
太子的眼皮狠狠地跳了兩下。
身為太子,他自然多多少少知道文遠侯府不是那麼幹淨的。若是元武帝真的讓人去查文遠侯府,那必然是能查出來的。
文遠侯府如今還不是依附他的家族,太子倒也不是那麼看重。
但一旦查證屬實,瑞王的聲望,必然又要往上提升一截。
而他太子,在此事上已然落了下風,到時候,不知道又會有多少觀望的朝臣看他笑話?
誰不知道陳大人是他的人?
太子的目光越發陰沉,心中翻來覆去轉過了好多個念頭,到底還是剋制住了,微微垂首,一言不發。
而代其出聲的陳大人也意料到瑞王這次是塊鐵板,不好撼動,再留意一下太子的神情,知道太子不欲在此事上多做文章,所以也只能縮了頭,訕笑道:“瑞王言重了,微臣不過覺得好奇。既是已查有實證,瑞王還請當微臣,未出此言吧。”
瑞王不應聲,陳大人說了這句圓場的話便退了下去,元武帝不欲多事,叫了瑞王起。
他將奏摺遞給寺人,道:“既然瑞王已查出其中不妥,那就先交由刑部,明案情,定罪首,將此案查清,妥善解決。”
刑部尚書上前接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