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因方謝了恩,坐下了。
之後就是問一些家常話,年紀、讀什麼書,女工啦等等。
太皇太后點點頭,似乎非常滿意。
正說著,太監奏報:“泰王殿下求見。”
“快請他進來。”太皇太后吩咐道。
涵因心想這就來了,忙從座位站起。
泰王身著團花寶藍色親王常服,個頭似乎比前幾個月高了一點點,走到殿中給三位娘娘行禮,涵因也向泰王下跪行禮。
太皇太后笑呵呵的說:“都起來吧,泰王可認得她是誰?”
泰王回身看了看涵因,吃了一驚,鄭貴妃死的時候他才四歲,怎麼可能有記憶,顯然不是因為想起自己的生母。而是因為他記得上一次挨壽王暴打的時候,正是這個女子護住了自己。
“果然是一家人,這情分就是和外人不同。”皇后娘娘看到泰王的表情,笑容變得有些耐人尋味,那外人兩個字似乎格外清晰。
崔賢妃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仍然笑著站起來,扶著泰王的肩,走到涵因面前說道:“泰王應該叫她小姨母。”
泰王向涵因點了點頭,算是見過了。
“泰王那時年紀小,隔了這麼多年,不熟悉也是常情。”賢妃的話不知道是給涵因解釋,還是在回應皇后的話。
涵因知道皇后和崔賢妃的言語裡暗藏機鋒,不過她可無心摻和這些**女人之間的暗鬥。只要皇后需要崔、王兩家均勢,而崔賢妃需要鞏固她和泰王之間的母子關係,那麼她嫁入崔家的可能性就很大。
太后的笑容仍然安詳慈愛,似乎沒有聽出后妃之間的暗中交鋒,說道:“本就是嫡親的姨母,見過了之後就更親近了。”
眾人都笑著附和說:“是啊”。
太皇太后今日精神不錯,和眾人多說了一刻,便顯露出乏色來。
黃公公見狀說道:“太皇太后娘娘,再過一刻就到去佛堂參禪的時候了,您看”
皇后、賢妃聞絃歌而知雅意也起身說道:“老祖宗雖千秋鼎盛,還是要多保養,我們今天就先回去了,改日再聆聽老祖宗的教誨。”
“真是老了,說這麼一會子話精神就短了。”太皇太后對眾人笑道,又對賢妃說:“這孩子很好,也是你母親教導得當,我就喜歡這樣知進退的孩子,下次你母親進宮再把她帶來吧。”賢妃忙笑著應了。
太皇太后說罷,擺手讓宮女端來賞賜,是一柄和田玉如意,宮制檀香骨扇一柄並六個金錁子。皇后亦有準備,賞賜了交趾供的芙蓉羅一匹,孔雀金線一卷。
涵因謝恩接下。
涵因也跟著告退,賢妃囑咐了要孝敬老太太、大太太等語,也無其他話,就讓太監引著她出宮了。
回來的路上,涵因便回想這些人的變化,皇后總算有個一宮主宰的樣子了,不像之前別人不徵求她的意見,她就不說話;太皇太后之前整日吃齋唸佛,並不讓嬪妃們請安,如今看來也立了規矩。她走了,果然一切都變了,真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權利這東西永遠不會落空。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操心
涵因一回到靖國公府,便被下人引著去見老太太。到了那裡一看,靖國公、二老爺、大太太、二太太都在。見她回來,忙問情形,涵因一一細答了。
涵因走後,靖國公先發了話:“現在皇上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要重用我們山東大族,我們和鄭家同氣連枝,現在他們家長房和六房在朝中雖然多是閒職,還是很有人脈的,而且幾房子弟在地方上還是頗有建樹,治理的井井有條,考評甚好。如今看來,他們早晚會得到皇上賞識。”
二老爺也點點頭:“鄭家人才濟濟,也不會安於只在地方經營,人道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們和鄭家幾百年的親戚,與其便宜外人,不如此時拉一把。”
二太太卻說:“不過涵因他們兄妹和嫡支如今還有芥蒂,聽說他們兄妹現在連族譜還沒有入。”
大太太瞥了二太太一眼,笑道:“當年滎陽郡公在的時候,涵因她二叔不是跟咱們家一直很好嘛,後來離了長安才沒什麼往來的,眼見如今涵因得到太皇太后娘娘的賞識,正是把親戚關係續起來的時候。”
老太太挑了挑眉,並未傾向於任何人,只是淡淡的說:“想必鄭家也會來人的,到時候看看她二叔的意思吧,除了在家頤養天年的老國公們,國公爵位上也只有他沒領實缺了。”
“那位親家弟弟性格也委實太清高了些,當年本沒有牽連他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