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名門紀事 作者:冬兒

:“那我又能做什麼。”

“現在娘娘在宮裡也沒法對賢妃怎樣。不過賢妃對泰王雖說起來有鞠育之恩,但情分卻只有幾個月,因此為了加深賢妃和泰王的關係,靖國公家迎娶涵因就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我最近才知道,想要我那位涵因表妹嫁進崔家並不容易,因為她還沒有入鄭氏的族譜。只要她不算是滎陽鄭氏的人,崔家族裡也不會同意娶她做靖國公這一支的長媳的。若是泰王和賢妃娘娘離心沒有了皇子的宮嬪,就像沒有牙的老虎”

王淑妃說道:“她現在受宮裡重視,又是泰王的親姨母,鄭家沒理由不把她納到族譜裡。到時候加入鄭家豈不是順理成章。”

“娘娘的姐姐嫁到鄭家十一房,聽說那位鄭家的十一房大老爺跟著鄭家長房老爺子打理族產,再加上涵因的二叔一向反對這事,族中公議要是都不同意,這事鐵定不成的。”王徵看王淑妃有幾分意動,接著說道。她嘴裡說的淑妃的姐姐,是指淑妃過繼到王家長房前的長姐。

“鄭家只有嫡支的六房說話管用,十一房一個庶支”淑妃想了想。

“十一房是庶支中分量最重的,況且族長也不能不顧庶支的想法呀”王徵看著淑妃的神情,知道已經十拿九穩了。

“就算他們崔家娶不了涵因又怎樣,泰王總是歸在賢妃名下,這個鞠育之名是定了的,就算泰王和賢妃情分淡,也不能不孝呀。”王淑妃不以為然。

王徵笑笑:“泰王好像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前兩位母妃都是現在這位母妃親自去賜死的。”

王淑妃正在往鎏金鏤空花鳥銀香球中填奇楠香,聽到這話,手不自覺鬆了開,香球的蓋子驟然失了支撐,“啪”的一聲合上了。空曠的宮裡此時只有她們兩人,因此這個聲音尤其的響亮。王淑妃被這聲音驚了一下,再低頭,發現另一隻手裡的香全灑在了地上。

王徵看到自己的話達到了效果,微微一笑,起身向王淑妃告辭退下了。

此時,涵因正在太皇太后跟前說話。當年,楊熙還是縣主的時候便下過大力氣討好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一切喜好她幾乎都研究個通透。太皇太后不喜歡太過出挑的女孩子,她現在溫婉親和的樣貌比之前作長公主時候更有優勢,因此她也不必多說話,只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就足夠了。

“當年太皇太后最寵愛長公主這個孫女,長公主殿下殉國之後,還沒有見過哪個皇孫、孫女這麼討太皇太后的歡心。這涵姑娘真是合了太皇太后的眼緣。”太皇太后身邊的趙媽媽私下跟賢妃的陳媽媽說道。

陳媽媽說道:“老姐姐,就承蒙你照顧了。賢妃也會念著姐姐好處。”她和趙媽媽是老鄉,又是同一批進宮的,因此感情向來很好,賢妃曾經協理**,但從不趁機搬弄是非,這也是趙媽媽肯向陳媽媽露出點訊息的原因。再說眼見賢妃要得勢,順水人情誰不做呢。

趙媽媽笑道:“這自不必說了,再說那姑娘乖巧的很,根本用不著我們提點。”

陳媽媽又和趙媽媽說笑了幾句才回去了。

趙媽媽悄悄回去,還沒繞過隔開明間和次間的六扇萬字紋團壽字的雕花大屏風,就聽見暖閣裡傳來說笑聲。

“好孩子,我得管賢妃要人,讓你陪我這老婆子幾天。”

賢妃笑道:“伺候老祖宗是求之不得的事。”

涵因剛剛給太后說了個民間吉利故事,太皇太后聽了之後心裡喜歡,便想要讓涵因到身邊待些日子。賢妃這些日子忙著籌劃如何促成自己妹妹的婚事,沒空管涵因,聽太皇太后這麼一說正合了自己的心,忙不迭答應下來。

涵因便從毓福宮搬到了太皇太后住的仁壽宮。她算著再有些日子,賢妃就會讓老太太、太太入宮商議皓寧的婚事。到時候她們也就該回靖國公府了,那麼她就沒有機會拿到名冊和錢了。可是現在搬到了太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想要行動更困難了。更何況還要避開不知何時就會在那裡徘徊的劉錦。

涵因跟趙媽媽倒是相處日熟,趙媽媽是織工娘子出身,生在蘇州,因為技藝出眾,很小就被選進宮來。因技壓眾人,被尚功局典正所嫉,下了套陷害她,受刑時,刑具壓折了她的指骨,她再不得織作。機緣巧合被當時還是皇后的太皇太后知曉,為她雪了冤屈,調到身邊,一直伺候到現在。

“媽媽的家人呢?”涵因忍不住好奇。以前做長公主的時候,和趙媽媽不過點頭之交,從來不知道她竟有這樣一段故事。

誰知趙媽媽卻搖搖頭說道:“後來太皇太后恩典,遣人去老家尋過,但早就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