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孟婉妍才多看了他一眼; 但駱茹興致勃勃的,她不想掃她的興; 便含笑點了頭。
“我跟你說,別看這姓孟的長得人模狗樣,還得了個什麼文淵先生的名號; 其實他可惡心了!”
姜姮一頓:“噁心?”
“就是噁心!”駱茹一邊挽著她往前走一邊說; “他當年是怎麼成名的你還有印象不?”
姜姮想了想:“好像是因為一首悼亡詩?”
“對,就是那首《思花辭》,寫給他過世夫人的。”駱茹說著把孟春林的生平簡單概述了一遍——
打小就天資聰穎,過目不忘; 有神童之名; 但因是庶出; 孟春林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直到十八歲那年,他的新婚妻子難產而亡,他在傷心之餘寫下了那首哀婉悽絕的《思花辭》; 得到了當世大儒董太傅的賞識; 這才終於名聲漸起; 慢慢有了如今的地位。
“董太傅?就是董家那位寧願自斷雙腿,也不願辜負原配轉而迎娶公主的老太爺?”
“對; 就是他老人家。”說起董太傅; 駱茹臉上的嘲諷一下散去了; “董老夫人出身不高; 但在董太傅最辛苦的時候一直陪著他,董太傅不忘舊恩,寧願得罪皇家也不肯辜負她,是個真正重情義的君子。”
姜姮若有所思地笑了一下:“難怪孟春林那首《思花辭》會得到他老人家的欣賞。”
“是啊,要不天下那麼多有才之士,董太傅怎麼會獨獨對他讚賞有加呢,還不是欣賞他對妻子的深情,覺得他跟自己有些相像。”駱茹說著鄙夷地看了不遠處的孟春林一眼,“可惜董太傅看走眼了,這人根本就配不上他的誇讚。”
孟春林這些年一直沒有再娶妻,家中也沒有任何妾室通房,一副要為亡妻守節,終生不娶的架勢。大家因此敬佩他,誇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深情人。尤其是京中未出閣的少女們,更是見著他就臉紅心跳,仰慕不已——有才有名,長相英俊,還對妻子一心一意,深情不悔,這可不就是她們理想中完美情郎的模樣嘛!
然而據駱茹所說,這一切都是假象,孟春林根本就不像他表現出來得那麼深情,相反,他非常渣。
“不知道他的真面目之前,我也崇拜過他,為了看他幾眼,與他說幾句話,那段時間我天天往文淵閣跑……”
見她說起這事兒一臉晦氣,一副悔不當初的倒黴樣兒,姜姮忍不住笑了起來。
駱茹隨永安侯夫人,打小就喜歡舞刀弄棒,對琴棋書畫沒有興趣。倒是永安侯覺得姑娘家就該斯文端莊,總逼著駱茹唸書。不過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