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個戳破謊言的紙團是周素派人丟給淨塵的。周素會如此,是因為周素髮現自己被景菲騙了,被景菲給利用了。景菲會破壞淨塵和周橋的婚事,不是為了周素,而是決定選周橋為駙馬。周素先前只知景菲即將大婚,而準駙馬是哪家公子皇家並未公開。因此朝臣也罷,百姓也罷,都在紛紛猜測駙馬會是哪個名門大家的公子。
周素私下問過景菲誰是駙馬,景菲當時笑而不答。
景菲大婚前兩日,周橋喝醉了,一時情緒失控,把周素叫到近前狠狠甩了一巴掌。周素這才知道,景菲點的神秘駙馬就是她的主子、她心儀的周橋。同時她也明白,周橋已經發現了她從中作梗的事實。
可事已至此,周素已無力迴天。她不甘、她憤怒,於是她用了些手段在大婚前一日給淨塵丟了紙團進去。其實她沒按好心,她是想借淨塵之手在景菲大婚之日搞點小破壞。她要報復景菲,她不允許搶了她姻緣的景菲幸福。只要淨塵大鬧婚宴,無論景菲用再多的手段也得不到周橋的心,一輩子也得不到。為了這,她動用自己暗地裡培養的所有力量,為淨塵能夠成功闖入婚宴現場做足了準備。
遺憾的是,景菲早做了防備。景菲派人在淨塵的茶水中做了文章。淨塵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別說去婚宴現場,就連家門她都沒能邁出一步去。等她醒過來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
周素如何不恨?恨景菲的算計,更恨淨塵的無能。如此,三姐妹反目成仇,形同陌路。
好姐妹的背叛,還有心儀的男子已成昔日姐妹的夫君這一事實,無論是哪一個,淨塵都無法接受。她整理了行囊離京。
而周素,她像個無事人一樣繼續留在了周橋身邊,隨著周橋這個主子住進了長公主的府邸。
再說景菲,她即使搶到了周橋的人,卻得不到周橋的心。她身為長公主,卻悲哀地用了手段才和周橋有了夫妻之實。之後她懷胎十月生下了周伯彥。
直到有了周伯彥,周橋臉上才有了笑容,才肯和顏悅色地面對景菲。這個時候,他們的夫妻關係原本可以改善的,是周伯彥的出生給了他們這樣的一個機會。遺憾的是,景菲沒有抓住,反倒再次傷害了周橋。隱忍多時的周素以為她的機會來了,可週橋並不這麼認為,打發她回了周府。而後,周橋抱了年僅一歲半的周伯彥離京遠遊,幾年未曾回京。
景菲沒有阻止周橋的離去,更不提周橋抱走的兒子。她每日上午在宮中,下午在京城縱情遊玩,夜裡經常不在公主府安歇,並行蹤不明。從此,她的風流之名漸起。
後來,周橋和淨塵在南方的一個鎮子上偶遇,兩人相顧無言。
自此,淨塵臨時改了行程,總著隔著段距離默默地跟在周橋父子的身後,一日復一日。
直到有一天,三歲半的周伯彥病了。他哭鬧的很厲害,誰也哄不住,周橋束手無策。
淨塵徑自推門而入,把周伯彥抱在懷裡哄,給周伯彥哼唱童謠。她把蘋果削成兔子的形狀哄周伯彥吃藥;她輕拍懷中小小的周伯彥,將其哄睡。
這之後,淨塵和周橋依然不說話,他們的馬車仍然隔著段距離一前一後地行進著,停停走走間慢慢悠悠地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
不過,無論是路途中,還是留宿客棧的時候,小小的周伯彥經常會跑去淨塵身邊玩耍,並一口一個姨母地喊著淨塵。偶爾與爹爹鬧脾氣,他還會跑去淨塵身邊賭氣不回來,天黑了也不回來。若是在留宿客棧的時候,他會賴在淨塵的床上睡覺;若是在路途中,他會賴在淨塵的馬車上,靠在淨塵身上睡覺。
如此過了兩年,一紙詔書讓周橋不得不回京。
當時的淨塵痛哭一場,而後默默在跟在周橋的馬車後頭,同樣選擇了回京。她所求不多,只希望能夠時不時地遠遠地看他一眼。
世事紛擾,她賣掉原來的小院子,買了另一處小院子,並提起手中的筆,再次畫起了牡丹,還畫起了周橋與周伯彥父子二人的畫像。
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的辰時,周橋總會趕著馬車經過淨塵的院門前,並把兒子放下,看著兒子跟著淨塵進去。傍晚時分,周橋又會趕著馬車過來,接了兒子回去。無論景菲如何吵鬧,他依然故我,風雨無阻地堅持要如此。
數月之後,周橋帶著兒子再次離京。淨塵同樣默默在跟在了他們父子的身後。淨塵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因為她每天都能看到周橋的身影,即便他們幾年來一直不曾說過話。
周伯彥十四歲的那年,他們都在京城。有天夜裡,周橋拜訪了淨塵,多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