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政道風流 作者:冷如冰

可薑還是老地辣。打政治牌,周書記可真是高人一籌。

不過這樣一來,本來不少常委希望借這次常委會研究下陸政東的牌面和底牌,但陸政東完全不接周書記的招,那也就沒辦法摸到這些了

陸政東很清楚眼下貝湖的局面,周書明是掌控大局,而且對於人事權又特別敏感,對於碰這一塊是特別警惕,陸政東很清楚,現在自己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現在不想承受太大的壓力,是以也就不會給對方太大的壓力,所以現在就先不碰這一塊。

身在這樣的環境中,退一步未必會海闊天空,因為如果沒有實力,退一步,那不叫妥協,所謂的妥協是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才有妥協的可能,沒有實力,只能稱之為無能為力。

這種情況下你退一步,人家也許就會進一丈,陸政東沒不至於到完全沒有實力的地步,所以很多時候退一步只是策略選擇而已,目的是收緊拳頭,出招才會更有力度。

至於這樣的人事問題,省裡只是建議,批准決定還是在中央,一般情況下,省委書記作為封疆大吏,自然是由中央決定產生的。而省委副書記(包括省長)則會有不同渠道,這裡邊既有“經中央決定”的,也有“經中央批准”。

而由中央空降地方的官員,有一部分則採用“中央決定”形式就像他出任貝湖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委副書記等。

雖然幹部獲任省級黨委常委或者副部級在程式上需要由中央層面進行決策。但是在副省級幹部的人事調整上,省委有一定的人事建議權。《幹部任用條例》中就有相關內容: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屬於上級黨委(黨組)管理的,本級黨委(黨組)可以提出選拔任用建議。

這樣的條例內容使得中央與地方存在協調的空間。省級黨委常委經過研究決定,會向中央提供建議人選。當然,常委的建議人選能否被中央採納則是另一個層次。中央採納與否會體現在具體的措辭層面,即是“中央批准”還是“中央決定”。“批准”代表了中央對於地方建議的採納,而“決定”則表示中央有了建議人選以外更合適的人選。

通常,中央多會採納地方關於一般的省級黨委常委(非書記、副書記)人選的意見(軍方常委除外,軍方常委是自成體系。)

因此,官方稿件中少有出現中央決定某省常委(非書記、副書記)的訊息。至於非常委的副部級幹部的建議,中央更是一般不會駁回。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書明才會顯得如此成竹在胸,但凡是都有例外,普通的地方副省級幹部被中央否掉的也不是沒先例。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陸政東實際是為了不在位置還沒坐穩的情況下,不去刺激對方,事實上不過是角力轉移了一個場合而已。

中央既然讓他到貝湖來,應該會在一些層面上予以支援,所以這件事還沒到決定的時候,誰笑到最後還很難講,而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

第15章窮則思變

原本大家以為這是一次跌宕起伏的常委會,特別是人事安排,往往都是會碰撞出火花,可這一次卻是非常平淡,平淡得常委們都有些興致闌珊。

就在大家以為會議就此結束之時,周書記突然看向了陸政東,不動聲色的問道:“政東同志也是老貝湖了,對於貝湖的情況是比較瞭解的,不存在還需要熟悉很久的情況,關於貝湖的發展,政東同志,談一談你的構想?”

常委們也就暗暗點頭,陸政東一向以擅長抓經濟聞名,周書記這樣問也不算將他地軍。

陸政東微微一笑,說道:“一省之地不同於一市,發展程度的不均衡、地理環境的千差萬別等等情況要複雜得多,所以要解決貝湖進一步發展的問題,面臨的考驗和困難也就越多,越大,不過,萬變不離其中,一個地方要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時應該說是有了,那就是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的大戰略,這就要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地利我們其實也不是很差,或者說可以創造一定的條件予以改善,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人和,人和才能政通,政通才能人和,這一點我們貝湖也是有一定的基礎的,有書明書記掌舵,省委有把握大方向,有發展的決心,廣大的幹部群眾有希望貝湖能夠進一步發展的強烈要求,也願意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基礎。

至於具體的經濟發展規劃,我想也就是一個城鄉統籌協調全省均衡發展,兩個引擎,帶動兩翼,三個重點城市帶帶動三邊。”

“城鄉統籌剛剛大家都討論過了我就不再贅言,兩個引擎就是省城和安新,作為省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